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非凡的一年,大事多、喜事多,同时难事也较多。我们面临经济下行、资源型城市转型以及洪涝灾害等多重挑战,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凝心聚力、克坚攻难,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向建市60周年献上了厚礼。
——经济指标实现新增长。整体经济走势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态势。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0亿元,增长9%;财政收入222.75亿元,增长6.07%;固定资产投资2070亿元,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亿元,增长12.3%。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3%,占规上工业产值1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国家级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集聚区、省级轨道交通装备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高端数控机床基地获批为省第二批战新试验基地。服务业占GDP比重达39.3%,提高1.8个百分点。金融、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工业设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集聚。
——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创新实力跃居全省第4位,较上年上升1位;创新潜力跃居全省第2,较上年上升6位。综合能力跻身全省三甲,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2.63%,功效排名连续两年居全省第1。新登记注册企业6637户,增长19.4%。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9家,总数达1184家。“四新”经济蓬勃发展。
——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马鞍山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批复。马鞍山口岸郑蒲港区正式对国际船舶开放,成为全省唯一的一江两岸同时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水运口岸。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通过国家验收。马鞍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05亿吨,成为长江南京港以上第5个亿吨大港。对台合作势头良好,与台湾知名工商协会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新增台资企业11家。
——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抗洪救灾全面胜利,灾后恢复和建设全面推进,420户受灾群众水毁房屋重建、修复任务提前完成。9680名贫困人口脱贫、2个贫困村出列的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33项民生工程和6件民生实事顺利办结。马鞍山长江大桥本地7座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减免元月一日开始实施。
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取得的,上半年我市GDP总量曾一度回落至全省第5位,增幅首次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些成绩是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取得的,由于去产能、实现脱困发展,马钢集团、华菱星马等重点企业生产增速较低。这些成绩是在我们遭遇60年一遇特大洪涝灾害的背景下取得的,洪涝灾害造成直接损失21.44亿元,间接损失更大。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各地区、各部门付出了极大辛苦。不仅这些成绩要倍加珍惜,进一步扩大和巩固,而且这种不畏艰难、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值得在新的一年工作中发扬光大。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千方百计稳定经济增长。
为应对持续加大的下行压力,我们*开展项目建设提速提效活动。认真落实“四督四保”要求,协同推进项目大谋划、大推进、大招商、大融资。全年完成省“大新专”亿元以上项目投资740亿元,占年计划的138.7%;华昌生物医药、乐通通讯等251个重点项目开工,华谊轻工名品、世界村橡塑新材料等260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马钢埃斯科特钢、泰恩康药业等153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充分发挥了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推进服务企业活动。对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组一策”帮扶,全年兑现产业扶持政策资金8.76亿元,落实结构性减税26.34亿元,减征缓缴社保费用4.8亿元,兑现稳岗补贴6919万元,惠及企业1100余家,支持了一批优势企业多产出、困难企业早脱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易佰特新能源、中兴科技产业园等30个10亿元以上大项目签约;实际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740亿元,增长11.1%;外商直接投资21.1亿美元,增长8.9%,招商引资总量及增幅均在全省保持领先。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组合运用住房金融、公积金贷款、契税减免、购房补贴、棚改货币化补助等多种手段,促进房地产持续升温,全市商品房成交3.7万套、增长59.5%,金额182.8亿元、增长57.4%,有力地支撑了经济企稳。
(二)持续*调整经济结构。
我们瞄准产业转型升级,强力推进国家和省级战新基地建设,明确市领导牵头,确定主导产业载体,配备工作专班。全市战新基地实现产值1172亿元,比规上工业产值增幅高12.5个百分点。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610亿元,增长9%;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3亿元、增长2.7倍,增幅居全省第一;马钢、华菱星马、蒙牛乳业、山鹰造纸等一批重点企业效益显著回升。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入选2016年度“宽带中国”示范城市。马鞍山软件园、青年电商园发展势头良好。采石5**旅游景区创建有序推进,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鸡笼山景区晋升4**。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实现增加值90亿元、增长3.2%;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99家、家庭农场316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总量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当涂县在全国百强县居74位,比上年提升2位。含山县、和县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三)系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按照国家全创改的部署,我们着力培育创新主体,为290家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5868万元,新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5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3家、总数超300家;设立产业升级基金20支,培育上市(挂牌)企业20家。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与南大、北大、上海交大等高校院所联合设立研发平台,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各3家,国家机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验收;泰尔重工等3家企业通过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慈湖高新区获批全省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马鞍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入选全国首批“星创天地”,市科创中心获批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蓝海众创空间晋升国家级,富马智联创业园获批省级“青年创业园”,一大批创客走上创新创业之路。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30家。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通过预验收,新申报中国驰名商标4件,新增省著名商标38件。开发园区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市经开区、慈湖高新区、示范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均增长15%以上;当涂经开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报国务院待批,含山工业园扩区获省政府批复,宿马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
(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坚决去产能,配合马钢公司压减钢铁过剩产能139万吨,妥善安置员工1.33万人,“三供一业”移交工作有序推进。加快“放管服”改革,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编制市级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实施。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强化绩效管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完成31万农户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3个省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任务。国有林场、供销社改革工作进展顺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城市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行政机关公务用车、不动产统一登记、市县两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等改革全面完成。外经外贸工作成绩显著,完成进出口总额30.8亿美元,外经营业额3.5亿美元。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海峡两岸电子信息博览会、物流论坛暨港航合作发展等重大展会,海峡两岸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园落户我市。加入中德工业城市联盟,推进对欧经贸合作,全市欧洲企业达39家。坚持向东看,打好南京牌,努力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五)坚持不懈提升城市品质。
认真学习借鉴一、二线城市治理经验,打造更加宜居宜业新家园。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实现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城市设计水平进一步提升。对外交通加快建设,226省道二期工程基本完工,商合杭高铁含山段、347国道和县段、367省道、长江马鞍山段航道整治加快建设,郑蒲港铁路建设稳步推进。轨道交通1号线、合巢马城际铁路、九华路过江隧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启动。水利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防洪薄弱环节治理项目全面启动,水阳江下游、裕溪河等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工程有序推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慈湖河路改造一期建成通车,江东大道南延工程加快建设,红旗路贯通工程开工。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推进16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和36个中心村整治工作,黄池镇入选全省首批特色小镇。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区2个、乡镇4个。PM10平均浓度75微克/立方米、下降13.8%,降幅居全省前列。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我们的城市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六)尽心尽力保障改善民生。
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保障民生力度持续加大,全年民生支出178.25亿元,增长5.5%,占财政支出的83.2%。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5.66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4%。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全国试点工作持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人均月保障标准分别增长5%和8%。城市社区助老服务站全部建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站全部联网,新增社会办养老机构12家。推进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实施12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增4项市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健康城市试点市”。建成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3万套,实施老旧小区整治工程25个。加大义务教育投入,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3所,完成25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学点在线课堂实现全覆盖。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评估验收,在全国率先建成数字文化体验馆,继续办好李白诗歌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23场。我市运动员孟苏平在里约奥运会上勇夺金牌,成为我市第二位、安徽第三位奥运冠军。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档案和地方志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事业取得新进步,气象、地震、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新进展。
(七)持续创新社会治理工程。
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创建“精品”、“四优”社区60个,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上线运行。深化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民调解工作,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扎实推进村居工作者管理平台和村居“大管家”服务平台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展信访积案化解行动,信访法治化*推进,信访总量下降12.3%,进京非访下降90%。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整体水平有效提升,刑事案件发案数下降18%,公安部门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百日攻坚”活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隐患排查工作全省领先,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事故总量得到有效遏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启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粮食安全责任制全面落实。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局面进一步巩固。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称号“三连冠”,人民防空军事斗争准备检验评估获全省第一,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工作得到加强,驻马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支持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特别是抗洪抢险救灾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过去的一年,我们不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坚持把树牢“四个意识”作为根本遵循,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致力发展作为根本任务,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坚持把履职尽责作为根本要求,开拓进取,知难而进,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根本保障,主动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办理市人大议案4件、建议111件,市政协提案280件;坚持把纪律和规矩作为根本准绳,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严肃执纪问责。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扎实苦干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奋斗、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广大干部群众,向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和省驻马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马鞍山建设发展的境内外投资者、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总结去年的工作,需要特别报告的是,去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未能实现8%的预期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未能实现9%的预期目标。究其原因,主观上是我们的工作努力不够;客观上是受部分国企脱困发展、减员增效以及洪涝灾害影响所致。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民营企业投资意愿不强,经济企稳的基础不牢;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不高,大项目、好项目偏少;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负债率偏高;公共服务体系不尽完善,民生工作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地区和部门工作拖沓,敷衍塞责;少数干部不作为、不会为,甚至乱作为。对此,我们一定增强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采取切实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2017年工作总体部署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展望全年,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面临许多新的历史重大任务,需要我们不忘初心,逐梦前行。既要坚定不移保持经济发展中高速,努力走在全省的前列,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新的消费需求,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产业层次中高端。既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又要坚定不移实施开放联动发展,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综合各方面情况,做好今年工作,我们依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国际上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将进一步凸显;国内结构性供需矛盾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等等,都可能对我们的发展造成影响和**。但辩证地分析,今年我们也面临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全国看,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更加务实精准,比如研究新设一些自贸区、加快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加强财产权保护、完善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允许地方政府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都为我们发展提供了新的更大支持。从长三角看,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已正式实施,我市作为安徽的东大门、对接的桥头堡,是等高对接苏浙沪的最先一公里,有基础、有条件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加速与南京等地一体化发展。从全省看,省委、省政府对我市提出了“三个走在前列”、“做好五篇文章”的殷切期望,将芜马城市组群定位为国家民族企业创新平台、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钢铁工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型滨江都会区,积极推进合芜马共同申报国家级自贸区,我市在皖江地区乃至全省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从自身看,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配套齐全,科技创新能力强,生态环境优美,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方面综合优势明显。总之,困难和挑战并不可怕,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心,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动“三个走在前列”,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为主题,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奋力打造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强市,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综合考虑,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财政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以内。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做到“四个更加注重”:
一是更加注重“三个走在前列”的总目标。“三个走在前列”是省委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与我市“全省争三强、人均居前列、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高度契合。我们要强化责任担当,牢记使命、不辱使命。各项工作都要按照“走在前列”的要求,自我加压、提升标杆,一方面对已居全省前列的指标继续保持领先;另一方面对于没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指标要力争比学赶超。
二是更加注重“五大发展行动”的总引领。岁末年初,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以及制造业升级、文化强市、生态强市行动计划,这是我市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一揽子行动纲领。我们要围绕行动计划确定的36项重大工程,一个一个排出施工图、时间表、责任书,确保今年一批重大工程扎扎实实开局。
三是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统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市转型发展意义尤为重大。目前钢铁产业过剩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仍处于深度调整中,去产能的决心不能动摇,力度不能减弱。我们要增强定力、巩固成果、乘势而上,加力抓好今年“三去一降一补”工作。
四是更加注重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首先要稳,稳是基础。稳态势、稳政策、稳大局,坚决守住金融风险、社会民生、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的红线、底线;同时要坚持积极进取,在稳的前提下,力争各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三、2017年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各项工作都要抓早抓紧、抓实抓好,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着重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项目建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稳增长仍然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增后劲的总抓手,努力争取经济增长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
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围绕全市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抓好项目谋划。力争全市重大项目库规模达2000亿元,其中支撑要件完善的项目规模达1000亿元,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里盘子。坚持条块结合、分级调度,抓好项目推进。开工建设安积电半导体制造、泰盛高档生活用纸等23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裕祥高端数控机床、瑞声科技等17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70亿元。其中市级重点调度的12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0亿元。切实抓好项目征地、拆迁、供地和资金保障工作。
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招商、一线招商,强化招商组织体系、完善招商政策体系、改进招商工作体系、优化招商考核体系,重点面向央企、知名民企、世界500强和港澳台企业进行招商,着力招大引强。充分发挥各载体招商机构、战新产业招商小组,以及市派招商办事处主力军作用。确保今年全市续建和新建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完成投资400亿元,实际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810亿元、外商直接投资22.9亿美元。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继续开展精准帮扶企业活动,一企一组一策,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支持马钢做精钢铁主业、发展多元产业、培育战新产业、引领创新创业,开创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新局面。支持华菱星马深化改革、开拓市场、扩大合作,带动全市汽车产业做大做强。支持山鹰纸业加快150万吨造纸项目建设。持续做好为中小微企业服务工作,抓好降成本20条政策落实,进一步在减税降费和降低人工、用地、用能等要素成本上加力增效。完善”4321″新型政银担风险分担合作机制,继续实施中小微企业还贷周转金等政策。
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修改完善土地开发管理办法、购房契税减免等政策;严控商业用地供应,引导商业用房进行结构调整,改造为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去库存力度。继续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完善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配套政策,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实施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市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必须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积极抢抓“全创改”机遇,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三重一创”为引领,加快推进国家级智能装备(机器人)和省级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3个战新基地建设,力争全市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5%。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00个、完成投资400亿元。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等生产**业,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传统商圈提档升级,打造特色街区,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力争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40%。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托马钢、安工大、中钢矿院等本地创新主力军团,通过开展国际合作、深化军民融合、引进大院大所等举措,加快科技成果在我市实现产业化。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支持政产学研用合作,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券、科技奖励政策等引导作用,加大对有技术支撑、有市场前景的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新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50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7亿元。
强化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实施人才集聚”313″行动计划,力争全年培育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团队30个、企业创新团队20个,培养优秀企业家20名、“两高人才”6000名。实施青年创新创业计划,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一体化孵化体系,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热潮。深化科技金融融合,积极培育引进各类产业投资基金,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精准对接。实施首担、首贷、首投、首补,帮助创新创业人员解决“第一桶金”。
(三)持续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能活力。
深化改革是我市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必须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动态完善权责清单、涉企收费清单,全面实施公共服务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模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扩大“证照合一”覆盖面。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和自由流动。积极探索完善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人才、市直机关与基层公务员流动机制。
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企业领导人员分层管理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国有融资平台融资行为,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债务风险。鼓励发展民营资本控股或参股国有企业,鼓励国有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全力支持马钢去产能,配合做好职工安置,推进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强化国有投资和股权监管,提升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厚植财源,涵养税源;加强收入征管,提高收入质量,努力完成预算收入任务;加强支出管理,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在继续扩大信贷规模的同时,采取资产证券化、股权投资、债权投资、投资基金、PPP合作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完成企业上市挂牌5家、辅导在审5家。大力发展消费金融、汽车金融、融资租赁等新型金融业态。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试行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制度,探索“不再审批”管理模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试行投资项目备案承诺制。加大PPP项目推进力度,在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生态建设等方面谋划推出一批示范合作项目,争取成为国家PPP项目实施试点市。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四)开放联动发展,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马鞍山处在皖江开放最前沿,必须围绕开放联动走在全省前列要求,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推进以港兴市。全力支持郑蒲港新区跨越式发展,建设“港产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将郑蒲港打造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港、安徽江海联运枢纽港以及沿海国际大港的喂给港。加快综保区建设,确保今年顺利通过验收,实现封关运行。开埠运营肉类指定口岸,加快粮食、整车、冰鲜等指定口岸申建,积极参与安徽自贸区申报。整合全市港口岸线资源,做好岸线资源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深化与盐田港、舟山港、合肥港合作,积极与省内城市共建无水港。大力引进知名船代、货代、航运企业,吸引更多货物从我市集并中转,力争完成港口吞吐量1.1亿吨、集装箱25万标箱。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大通关建设,深化关检“三个一”合作,提高港口现代化管理水平。鼓励马钢、十七冶、建诚国际等企业走出去,推动外贸进出口总量和外经营业额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强化对台合作,密切马台经贸往来,加速台资企业集聚,打造台商投资高地。强化对欧合作,积极创建中欧合作产业园。推进与苏浙沪等高对接,加强科技、信息、金融、人才、市场等发展要素共用共享。推动芜马同城化,支持宿马产业园建设。
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园区是经济建设主战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必须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个资源,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发展。突出首位产业、主导产业、未来产业,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提高产业集聚度。加快推进开发区目录修订完善,力争我市10个开发区在国家和省级目录内。运用“互联网+”,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对外合作力度,面向国内外市场,实施兼并重组联合,盘活资产存量、吸引投资增量。
(五)统筹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补齐短板,提升内涵,是提升我市城市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必须统筹抓好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打造通畅便捷交通体系。推动轨道交通1号线、宁和城际项目前期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合巢马城际铁路项目前期,争取早日报批。协调苏340省道、苏341省道加快建设,力争尽快与我市马濮旅游大道、314省道对接工程竣工通车。推进247省道前期工作,加快367省道建设。推动一江两岸协调发展,加快九华路过江隧道前期工作,推进商合杭高铁含山段建设,启动329国道项目前期,加快347国道和县段建设。改造400公里农村道路,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
提升城镇功能内涵品质。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启动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推进城市设计省级试点,开展控规动态维护,完善专项规划,探索“多规合一”。加强城区路网建设,续建慈湖河路改造、江东大道南延、九华东路二期工程,实施银杏大道东延项目。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开展城市易涝点整治。*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市管理执法等相关职能,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无线城市、宽带提速、三网融合等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建设。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特色小镇。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县域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县城品位,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新增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0个。实施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和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
(六)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强市。
良好生态环境是马鞍山最宝贵的财富。必须*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着力打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家园。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生态强市建设行动计划,指导县区创建省级和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推进十大重点生态项目,继续夯实生态市创建基础。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着力增加绿化总量,提升绿化品位档次。新增造林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8%以上。加快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建设,确保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产。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强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建设,在火电、造纸行业实行企业按量排污许可制度,强化城市扬尘综合治理,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加快黄标车淘汰,完善大气质量监测预警体系,确保全年PM10平均浓度持续下降。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实现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茂迪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银欣科技等新能源项目建设。严格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开展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计划,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广建筑产业化和绿色建筑建材。开展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加强重点领域和公共机构节能,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进国土“四模创建”,大力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继续开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清理处置工作。强化用水定额管理,提高水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七)打造文化强市,彰显文明城市魅力。
文化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更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必须*实施文化强市建设行动计划,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建10个乡镇、10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打造全民阅读名城、数字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名城。创新举办第29届李白诗歌节,打造李白文化品牌,叫响中国诗歌之城。积极承办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推广“互联网+文化”服务模式,完善“文化有约”服务平台。加强文物非遗保护,推进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做好地方志工作。
加快发展文旅产业。抓好景区创建,深化采石风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完成采石创建5**旅游景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褒禅山香泉度假区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新增2个4**旅游景区。创新营销方式,开拓周边市场,力争旅游收入和人数增长超20%。支持含山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创客加文创园等园区建设,引导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举办知名展会和文体赛事,推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打造文明城市升级版。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文明创建“四整治四提升”行动,推进文明创建常态化、长效化。
(八)加强民生建设,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基本民生,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源头严把、过程严控、验收严格、纪律严明的“四严”要求,建立完善全覆盖的精准扶贫、监测评估、防范返贫、责任落实四项机制,确保完成剩下的10227人脱贫、26个贫困村出列的任务,在全省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努力实现对困难群众的精准救助。重视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积极帮扶困难职工和农民工。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吸引更多大学生来我市就业创业。*推进“全面参保登记计划”全国试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启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农村敬老院设施设备,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全面提升我市养老服务水平。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力争普惠制幼儿园覆盖面超85%,全面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稳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技工大市建设。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医联体和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进一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进健康马鞍山创建,命名一批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强化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改革完善计生服务管理。夯实统计基层基础,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继续做好外事、侨务等工作。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深化和谐社区建设,加强城乡社区协商。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互联网安全管理,构建和谐文明网络空间。牢固树立“依法治安”理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巩固隐患排查“百日攻坚”成果,有效防范、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实施食品药品风险分级监督管理,扎实做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全面完成气象现代化建设任务。维护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稳定。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
各位代表!今年的政府工作蓝图已绘就,本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将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份庄严考卷。我们深知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会梦想成真。我们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要只争朝夕快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对每项政府工作,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挂图作战,同时压实责任,推进工作任务菜单式分解、责任契约式落实、绩效审计式验收、结果问责式考核。要知难而进苦干。今年的工作大事多、难事多、要求高,面临的困难可能更多,挑战可能更严峻,我们必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迎难而上,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把该抓的工作抓到位,埋头苦干。要勤勉履职实干。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主动作为,善谋勇为。抓住想干事、敢干事两个关键点,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机制,坚决整肃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为官不为。要遵规守纪正干。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习惯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工作。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党内政治生活。严厉整治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
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务实苦干,圆满完成今年政府各项任务,为全力推动“三个走在前列”、实现马鞍山新一轮大发展大提升、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较旧一篇: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7年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