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3月7日在松阳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松阳县人民政府县长王峻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回顾和“十二五”发展成就侯卫东官场笔记

2015年是“十二五”发展收官之年,也是松阳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府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全面落实“田园松阳”建设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5.86亿元,增长7.0%;固定资产投资56.14亿元,增长1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6亿元,增长10.0%;外贸出口总额3.12亿美元,增长2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8亿元,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69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67元,增长10.2%。

(一)三大产业平稳发展,田园经济转中向好

工业经济难中有进。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65.3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4.53亿元。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完成农产品精深加工区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完成赤寿、竹客口茶叶标准厂房建设,实际出让工业用地630.86亩,盘活低效闲置用地461.18亩。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实施“低小散”企业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美丽园区、洁净企业”创建活动,有序开展企业帮扶、“四换三名”、酸雾治理等工程,“煤改气”等减排项目通过环保部核定,9家企业通过省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全年完成“小升规”7家、“个转企”165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2家企业成为首批市“三名”培育试点,6家企业成为省成长型中小企业。

农业经济平稳运行。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9.61亿元,增长2.3%。“两区”建设卓有成效,小港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和3个精品园通过省级验收,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500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1.46万亩,创成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示范县。产业发展稳步提升,茶叶总产量1.13万吨、产值7.19亿元;浙南茶叶市场实现交易量7.38万吨、交易额47.56亿元;“松阳银猴”入驻中国茶业品牌馆,“松阳香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发展香榧3128亩、油茶3258亩,2个蜜梨品种获全国金奖。农业生态化发展取得新突破,10万亩茶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项目入选农业部创建计划,我县成为全国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试点、全国低毒生物农药示范补助试点。

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旅游养生经济发展态势喜人,全年接待游客247.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43亿元,分别增长31.2%、40.9%,增幅均居全市第一。旅游项目加快推进,洞阳观旅游度假村开工建设,新天地休闲农业庄园、天元名都大酒店建成投用,大木山茶园景区创成国家4**景区,被评为省首批最美生态休闲健身点,象一村、李坑村创成国家3**景区,我县获省2015年度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奖,箬寮原始林景区成为省老年养生旅游示范基地、三都古村登山健身步道成为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过云山居、云上平田、松泰大院等一批精品民宿建成运营。其他服务业稳步推进,北山物流基地、粮食储备中心建成投用;成功举办首届“互联网+美丽乡村”发展论坛,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研究院,淘宝特色中国·松阳馆开馆运营,全年电子商务销售额13.50亿元,增长176.6%;年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18.86亿元,贷款余额86.04亿元,存贷比72.4%。

(二)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发展难题有效破解。建立工业经济点评制度,健全难题破解包干负责、动态交办、挂牌督办、预警扣分和挂号销号制度,开展重点项目“攻坚破难服务月”、“百日攻坚”以及“百名干部助推百家规模企业转型升级”活动,一批遗留多年的政策处理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全年帮助48家企业解决各类难题74个。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全年共安排重点项目45个。衢宁铁路松阳段等7个重点新建项目全面开工;32个重点续建项目16个基本建成。黄南水库项目获可研和初设批复,淹没公路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完成垦造耕地2378亩。茶香小镇列入省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制定县领导盯引招商项目制度,修订驻外经济交流办事处管理办法及招商考核办法,设立山海协作联络处,重新组建3个驻外招商办事处,*开展驻点招商、专业招商,全年实际利用内资31.23亿元、外资1075万美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4.67亿元,引进大项目12个。

(三)城乡建设统筹推进,田园特色逐步彰显

田园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垃圾填埋场二期A区块、县城老城区污水管道整治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屏安东路东段、松阴溪生态滩、蟾峰阁、高速收费站改造、电影院地块改造、太平坊路改造、明清街保护利用二期等一批市政项目。开通松古平原城乡公交,新增11、12路公交线路。

田园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在全市率先完成高速公路沿线“房美”工程,创成2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基本建成3个美丽乡村精品村,60公里环松阴溪滨水绿道初步成型。开展《田园乡村建设与评价规范》编制,完成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以及30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大东坝镇六村、横樟村入选中国优秀传统村落档案,杨家堂村荣获“中国最美村镇”榜样奖。

城乡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实施“五水共治”,完成20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和54.75公里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关停砂石料临时加工点20家,出境水质持续保持Ⅱ类水标准,再次获省考核优秀,成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全面治理示范县、省“清三河”达标县。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五大专项行动,拆除禁燃区内锅炉19台,淘汰黄标车821辆,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达94.4%。*开展“洁净乡村”创建,完成“六边”区域洁净专项行动;推进“三改一拆”、“无违建县”创建,全年完成“三改”123.51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103.41万平方米。

(四)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民生保障持续进步。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推进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转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全民参保登记率100%,新增“五险”参保人数2.78万人。县养老服务中心二期、望松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完成范山头、东坑岭等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村搬迁。建成城东保障房项目,竣工保障性住房326套。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第五中学建成投用,水南小学顺利搬迁;松阳一中成为省一级特色示范普通高中,高考重点上线率、总上线率再创历史新高;启动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出台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实施意见;职业中专成为省第三批改革示范学校。积极推进卫生强县创建,成功通过省卫生县城复评;启动古市医院迁建工程,深化省县合作办医,成立樊代明院士松阳工作站,县级医院业务总量增长9.1%。*实施“文化名县”战略,玉石文化城等项目有序推进,我县成为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田园文化旅游季等活动,开展全国摄影、全国大学生写生、全国山地竞速总决赛等赛事;吴弄村入选第三批省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松阳高腔入选2015年浙江省最具地域特色文化符号,玉岩镇被评为省传统戏剧之乡,西屏街道成为省级文化强镇。成功创建省双拥模范县。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全面建成。民族宗教、侨台外事、慈善、史志、档案、移民、气象、国防动员、人民防空、统计、工会、红十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实施“三年平安计划”,有望实现平安县创建十一连冠。完善大调解体系,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排查化解,实现零非访通报。民情地图获“国字号”专利授权,成为全省首个基层联系群众标准化验收项目;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标准化项目入选国家级试点;我县获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成功侦破“998”特大跨国网络赌博案,连续18年实现命案全破。完成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新增社会组织62家。积极推进食品安全基层工作示范站建设。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经济损失三项指标连续5年零增长。

(五)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县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完成率86.1%,排名全市第一;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登记,新增土地流转面积9000亩;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流转服务中心,新增交易109宗;完成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量化农村集体资产6.39亿元;完成1.5万宗农村宅基地调查,颁发使用权证5044本。

不断深化财政金融改革。推进“三权”、茶园抵押贷款,贷款余额分别为2.15亿元、1.88亿元。*开展田园乡村惠农担保互助社试点,新增农村担保组织39个,提供贷款担保498笔1.06亿元,我县成为省农村综合改革金融创新示范县。财政全口径预算、国有资产管理、营改增等一系列财税改革有序推进。

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出台工业投资项目零审批、投资项目模拟审批等办法,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构建大代办工作格局;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清零;成立不动产登记中心,实现不动产登记一站式办理;行政处罚信息实现全面公开。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划好了句号,使松阳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起点。

五年来,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田园松阳”战略体系更加完善,县域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确立了“田园松阳”发展战略,明确了“三大目标、六大任务”,构建了“四县并举”的县域发展战略体系,发展思路更加完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全县生产总值由2010年47.86亿元增至85.86亿元,年均增长10.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55亿元增至5.26亿元,年均增长15.6%;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6.06亿元,是“十一五”的2.2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371元增至28669元,年均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64元增至13267元,年均增长13.7%。

五年来,我们坚持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田园经济特色凸显。三次产业结构由19.4:41.6:39.0调整为15.4:45.3:39.3。围绕打造“浙江特色制造业基地”目标,规上工业总产值由89.36亿元增至165.31亿元,年均增长13.1%,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34.6%增至39.1%。产业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成立松阳-余姚山海协作产业园,稳步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开发工业用地6578亩,初步形成了由“一心多块”点状分布向产业集聚区集聚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不锈钢行业列入第一批传统块状行业“腾笼换鸟”省级试点,实现产值53.23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三分之一。转型升级效果明显,工业园区列入第二批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累计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实现零突破;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3项;建立工业分类指导考核办法,亩均税收由2013年4.50万元增至5.19万元。招商引资取得成效,累计实际利用内资109.51亿元、外资2679万美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37.52亿元,引进大项目53个。建筑业产值由12亿元增至19亿元,年均增长9.6%。围绕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目标,农业总产值由13.96亿元增至19.61亿元,年均增长7.0%。全面完成农业“258”工程,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3.5万亩、现代农业园区14个,松古盆地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成为省十大标杆性综合区。“三大主导产业、五大特色产业”并进发展的产业格局初步成型,累计发展茶叶12.11万亩,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87.59亿元,我县成为中国茶叶产业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浙南茶叶市场成为中国绿茶第一市、中国商品市场百强、全国诚信示范市场,“松阳银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达17.39亿元;累计发展香榧6.02万亩、油茶8.77万亩,花菇标准化示范区列入国家农业综合标准示范项目。经营主体实力持续增强,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农业企业累计达38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48家、家庭农场548家。围绕打造“长三角田园休闲旅游胜地”目标,服务业增加值由18.66亿元增至33.71亿元,年均增长10.4%。成功申报田园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创成国家4**、3**旅游景区各2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个,累计发展农家乐(民宿)135家、接待床位1400张,我县成为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古村旅游目的地,省旅游发展十佳县。商贸物流、电商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创建“配送+寄递+销售”三向互动的农村物流网络,成为全省推广样板;建成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累计建成“赶街”村点150个、中国淘宝村3个,成为中国电商百佳县。

五年来,我们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以新型城镇化和田园城市理论为引领,加快田园城市、田园乡村建设,促进松阳城乡一体化、松古平原一城化发展,完成“撤城关镇建街道”和“撤小乡并大镇”工作。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在全市率先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开展新一轮县域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修编、中心城区及火车站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四镇四乡”总体规划;完成松古平原供水、污水、垃圾收集处理一体化等专项规划以及潘村、独山区块城市设计。城乡品位不断提升。推进最美县城建设,完成城市建设“六个一”工程和独山公园、松阴溪景观带等项目,新增城市绿地48万平方米、地下空间13.53万平方米、城镇污水管网85.56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38.5%增至46.3%;南城“二横三纵”路网初步成型,建成南入城口景观、电力调度大楼等项目,客运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扎实推进;实施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整治工程,出台核心区传统建筑修缮补助政策,老电影院改造等一批示范点建成投用;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及咪表停车系统,建成城乡公交营运线路13条,实现松古平原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田园乡村建设,开展美丽乡村风景线创建,完成5个省级、12个市级中心村建设;50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我县成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保护利用试验区,县城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古市镇成为全国重点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六边三化三美”等专项行动,主要污染物指标排放量逐年下降,水环境质量达标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农村垃圾收集率均达100%,森林覆盖率达75.6%,成功创建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通过国家级生态县技术评估,基本达到省“无违建先进县”创建标准。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50省道一期改建、江南公路三期、乌弄口至李坑公路、农村联网公路等一批重点交通工程,全县公路总里程比“十一五”末增加188公里。基本建成松阴溪60公里松古平原段防洪闭合圈,松古平原防洪能力达到20-50年一遇;完成庄门源水库主体工程、6万吨/日供水工程、松古平原供水污水一体化管道二期、城市内河整治等项目建设,供水能力由4万吨/日提升至10万吨/日。1000千伏浙北-福州特高压松阳段完工,220千伏松阳变、110千伏黄南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启动“智慧松阳”建设,百兆光纤通村率达80%。

五年来,我们坚持改善民生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民生福祉稳步提高。将新增财力三分之二用于民生,累计支出72.37亿元,年均增长23.1%。统筹实施特扶项目、农村发展六大行动计划等富民增收工程,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2:1缩小到2.2:1,全面消除家庭人均纯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实施“幸福民生五大工程”,基本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推进社会保险“五费合征”,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3.72万、22.43万;创办民办汇文中学,建成城北小学、培智学校,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在全市率先创成省级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建立“乡乡有节会、月月有活动”的民俗文化展演机制,建成县文化中心、非遗展演中心,通过省级文化先进县考核;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完成三年医改任务,完成县人民医院迁建,基本形成“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县养老服务中心列入国家养老试点项目,县残疾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创成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深化平安松阳建设,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统筹抓好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等工作,积极防范和化解“两链”风险,成功夺取“平安银鼎”。

五年来,我们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红利逐步**,县域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机结合,开展以涉农物权、收益权为抵押担保的信贷产品创新,累计发放“三权”和“茶园”抵押贷款23.32亿元;推进田园乡村惠农担保互助社扩面提质,累计成立53家;在全省率先推出茶园种植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参保面积9195亩。深化扶贫开发改革试点,发展村级资金互助会65个,全面完成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造,成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深化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全县储备工业净用地达3000多亩。

五年来,我们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县,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28条办法”、“六个严禁”,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加强。完善“一岗双责”制度,形成长效自律和防范机制。三公经费比峰值期下降45.9%。连续三年获市依法行政考核优秀。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切实推进依法行政,行政审批事项从638项减至259项,县级政府部门权力由8215项减至3821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基本完成本轮政府机构改革,设立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旅游委员会、综合行政执法局。

各位代表,“十二五”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县人民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以及广大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松部队、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松阳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一是全县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等指标未能完成“十二五”预期目标,分析原因,客观上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内外宏观大环境整体低迷,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主观上“十二五”期间我们主动抓整治、调结构、促转型,淘汰并拒绝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引进。二是生态经济发展不够充分,传统产业转型不够快、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未真正形成成块成型的发展态势,“两山”通道尚未充分打开。三是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仍有差距。四是金融、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领域还存在风险隐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面临新的挑战。五是科技、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还不够,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六是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与能力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常态的要求,改革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还不够强,懒政怠政依然存在,消极腐败现象仍有发生。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尽最大努力解决好这些问题。

二、“十三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二号首长

“十三五”是全面推进田园松阳建设,努力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五年。县政府制定了《松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经本次大会批准后,县政府将认真组织实施。

“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化名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全面实施“1236”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建设“田园松阳”升级版,努力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23亿元、6.5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4万元、2万元,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突破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37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7.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全县河流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保持在100%,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5%以上,节能减排降碳完成省下达指标,努力实现人民生活更富裕安康,生活家园更洁净秀美,人文发展更繁荣和谐。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好事关松阳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集中力量抓好既该干好又能干成的大事。

(一)坚持创新发展,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新动力

突出改革创新。深化政府自身改革,推行“模拟审批”、“政务超市”服务模式,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试点;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产业基金,加快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落实国家商事登记改革政策,健全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体制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鼓励发展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机制创新。

聚焦产业创新。重点围绕“3+6”产业体系,打造田园经济升级版,加快建设浙江省新型田园生态经济示范区。坚持生态工业“第一经济”不动摇,围绕建设浙江特色制造业基地,加速“两化融合”进程,推进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松阳分区建设和园区外工业整合提升;加快不锈钢、合成革等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国家级不锈钢管产业基地”,统筹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进一步加大建筑业扶持培育力度,到202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50亿元以上,集聚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5%以上。围绕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全面推进全县域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到2020年,实现茶叶全产业链产值100亿元,建成中国茶产业强县;香榧、油茶产值分别达1.5亿元、2.5亿元;农业“两区”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追溯覆盖率达90%以上。围绕建设长三角田园休闲旅游胜地,把生态旅游业打造成为第三产业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和龙头,把松阳打造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休闲养生胜地、山居民宿胜地、艺术创作胜地、运动健身胜地,到2020年,创成5个国家4**旅游景区,全县旅游总收入达35亿元。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民宿经济、电子商务、绿色能源、健康产业、商贸物流六大特色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20年,建成10个以上乡村民宿特色村,营业总收入达到4亿元;力争创成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强县。

依托平台创新。加强生态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创新平台建设,强化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到2020年,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中心4家,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2项以上。*实施“田园人才”和创业创新团队引领工程,积极引进培育国家、省千人计划和绿谷精英等高层次人才,开展“松阳茶师”、“松阳匠人”等特色品牌建设,到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总数达10000人。

(二)坚持协调发展,推动县域统筹均衡优化发展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积极构建“一轴、二心、二区”空间结构。建设生态田园城市,*实施“产业北拓、城市南进、沿江开发、接轨铁路”城市战略,加快推进南城开发,基本完成路网框架建设,独山、潘村、站前三大区块基本成型,经济业态初显规模;基本完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程和长虹路等旧街区改造;基本建成北城生态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旅游服务节点;推进大古市区域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2%,建成5个田园城市风貌示范区,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环保模范县。建设美丽田园乡村,统筹推进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保护利用试验区、“拯救老屋行动”,到2020年,完成“一区六线”美丽乡村风景线创建,建成10个以上田园乡村精品村,田园乡村创建率达80%,创成省美丽乡村示范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成为全国样板。坚持“一镇一策、一乡一品”,支持市级中心镇玉岩镇以及象溪镇、大东坝镇等乡镇(街道)综合利用生态、产业、人文资源,打造特色风情小镇。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完善综合交通网,推进“两铁、两高、一纵两横五线两道”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全力保障衢宁、衢丽等重大项目建设;启动国道G235松阳段(云松公路)、省道S321(龙松公路二期)、省道S219(50省道松阳雅溪口至莲都碧湖段改建工程)、西竹玉公路等项目;加快通景公路建设,提高全县景区的可进入性;加强农村联网公路、林区道路、绿道慢行系统以及市政道路建设。完善水利设施网,加快黄南水库建设,实施松阴溪干流综合治理、联网联库、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四个百万”高效节水灌溉以及重点山洪沟治理等项目。完善能源保障网,推进500千伏丽西变工程建设,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到2020年,实现中心城区天然气管网全覆盖,力争工业园区基本实现集中供热。完善信息智慧网,加快“三网融合”,基本实现百兆光纤村村通。

推进“文化名县”战略。以乡土、乡愁、乡野为主题,全面实施“四大文化战略”,积极打造乡土文化守望地、乡愁艺术创作地、乡野运动养生地。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新增国家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发展示范街区各1处,建成传统村落保护示范村、乡村博物馆、文化产业园各10个以上;完成大剧院、多厅影院、体育中心、体育馆、游泳馆和水上运动中心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争创国家级户外运动健身基地。

(三)坚持绿色发展,彰显田园松阳生态魅力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建立生态环境空间管理制度,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统筹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六边三化三美”等专项行动,深化不锈钢酸洗场地改造、“煤改气”等工程,全面推行企业排污浓度与总量双控制度,全面淘汰燃煤锅炉,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化肥和农药减量化,推广使用有机肥。进一步加强水源地保护。稳步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林相改造及森林资源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濒危物种保护力度。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种养、农牧、林牧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循环模式;加强不锈钢、合成革行业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园区生态循环化改造进程。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开展建筑垃圾回收。*推进垦造耕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完善低效利用土地市场化退出机制。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消费,推广“绿色建筑”。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供给。强化生态资源资产化制度体系建设,加快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开展节能量、排污权、林业碳汇、水权等交易,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加强环境监测执法应急能力建设,建立生态巡查机制,强化生态执法、生态考核、生态督查“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建设。

(四)坚持开放发展,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狠抓招商引资。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进一步完善招商政策,强化招商服务,推进定点招商、重点招商,注重引进符合主导产业培育需要的配套型、集聚型、成长型项目。注重招商实效,建立项目签约与落地并重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项目退出机制,完善项目履约管理办法,促进企业落地建设投产。

深化山海协作。完善提升松阳-余姚山海协作产业园平台,将其打造成为“两山”理论示范园、山海协作友谊园。*推进山海协作“百村发展促进计划”,加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主动对接拓展山海协作新领域,积极开展产业市场、科技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加强区域合作。抓住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建设机遇,发挥衢宁铁路、龙丽高速的交通组织联系作用,加强与金华、衢州、南平、上饶、黄山等城市的旅游合作,积极融入“四省九方”生态圈合作平台。积极对接上海、宁波、福建、义乌等“一带一路”重要城市,探索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开展以茶文化、田园文化、传统村落等为主题的对外合作交流,拓展松阳农产品销售市场和旅游客源市场,提升松阳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

(五)坚持共享发展,努力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制度、劳动报酬增长机制,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计划;有序推进松古盆地万人下山脱贫和农民异地转移工程,完成异地搬迁2000户6000人;统筹推进新一轮特扶项目和农村发展六大行动计划,确保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增幅。

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职业中专迁建,加快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发展,优化县城和中心镇教育布局,全面创建省级教育现代化县。推进健康松阳建设,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实行分级诊疗,完善“双下沉、两提升”制度,完成古市医院迁建,积极推进中医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迁建项目;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创成国家级卫生县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统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建设,扩大城镇住房保障覆盖面。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行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统筹做好老龄、残疾人等工作。

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深化法治松阳、平安松阳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民情地图”促服务社会管理模式。深化应急指挥、联动处置、舆论引导机制,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健全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健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Page: 1 2较旧一篇:2016年丽水市遂昌县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6年丽水市云和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