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泗阳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主要成就和2015年工作回顾侯卫东官场笔记

“十二五”时期是泗阳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五年。五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学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和“五个迈上新台阶”的总体目标,*实施“六项提速提升提效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五化协调并进”,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为“十二五”发展画上了圆满句号。

——五年来,我们紧盯全面小康,合力谋求跨越,县域发展迈上新台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连跨200亿元、300亿元大关,达到360亿元,年均增长1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迈20亿元、30亿元台阶,达到33.68亿元,年均增长21.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0亿元、完成工业增值税4.39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3.5倍、2倍;完成工业用电量13.15亿千瓦时,增速连续4年全市第一;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260.15亿元、269.55亿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73.34%、167.52%;省定2003版小康核心指标全面达标。发展质态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17.8∶50.1∶32.1调整为14.6∶50.7∶34.7,二三产占比提高3.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90亿元,是2010年的1.92倍。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1.43%,比2010年提高0.87个百分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3家,年产值占工业总产值21%以上;单位GDP能耗五年下降12%。区位优势不断提升。徐宿淮盐城际铁路启动建设,宿淮铁路泗阳段开通运营,省道245、325、运河大桥、闸桥及接线和成子河公路、大桥、航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建成投用,“两纵五横三铁两航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

——五年来,我们重抓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三次产业取得新发展。工业经济提质发展。聚力抓好项目引培,新引进洋河产业园、海欣纤维、好彩头食品、金牌厨柜等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82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52.5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6亿美元;*实施品牌提升战略,创成国家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20件;苏丝股份等5家企业在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上市,翻开了本土企业挺进资本市场的新篇章。积极加快产业集聚,创新出台推进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等政策意见,“2+1”主导产业集聚规模企业超过300家,开票销售占规模工业销售的55%以上。不断优化载体支撑,开发区业务总收入、财政总收入比2010年增长了214.9%、298%,全省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评价排名由65位上升至25位,先后获批省级生态工业园区、“两化融合”示范区、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木业园区设施配套不断完善,获批省意杨产业科技园、省杨木精深加工创新基地。吴江(泗阳)工业园持续升档进位,全省43家共建园区综合考评列第8位。乡镇全民创业园标准化厂房超过520万平方米,入驻规上企业387户,年实现开票销售63亿元、入库税收2.3亿元,分别占全县的33%、34%。现代农业提效发展。累计新增高效农业、高效设施渔业面积12.5万亩和5.5万亩,连续4年被评为省高效农业、高效渔业先进县;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三大作物”基本实现生产机械化,获评省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示范县。重抓特色产业培育,食用菌日产量突破300吨,桃树面积达3.5万亩,青虾养殖基地超1万亩,打造“成子湖”、“泗水明珠”等农产品品牌13个,被评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等次。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新建成哥伦布商业广场等城市综合体3个、苏北义乌国际商贸城等专业市场12个、运河休闲商业长廊等特色街区3个,人民路商业轴和上海路黄金商圈初具规模,城区人气商气加速集聚。电子商务蓬勃兴起,县电商产业园、全民创业园网络创业专区建成投用,苏宁易购“泗阳馆”、“醉美泗阳”网络商城上线运营,新发展各类网店3586家、年交易额超30亿元;快递业井喷增长,业务量五年增长6倍。生态旅游欣欣向荣,创建国家4**旅游景区2个、3**旅游景区3个、省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6个,年接待游客突破140万人次,初步形成“游平原林海,拜妈祖圣像,赏大湖风光,逛最美县城”旅游品牌。

——五年来,我们聚焦城乡统筹,争创“三城一县”,城乡面貌展现新形象。最美县城日新月异。围绕“一河两岸三城”总体布局,*推进片区开发,累计完成房屋征收485万平方米,新开工房地产面积933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由33平方公里扩张至52.66平方公里。坚持规划引领控制,综合制定沿街立面、广告设置、门前退让等街景规划,以精细规划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区路网提升,新改建人民路、淮海路等城区主干道8条、21.84公里;完善城区“三水”规划,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全面完成3.7公里包河水系改造,实现活水入城和五大水系循环贯通。积极实施拆墙让绿等“五大增绿工程”,先后建成运河风光带、奥林匹克生态公园、森林公园二期等各类公园绿地9个,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1.48%。城乡发展协调并进。积极鼓励农民进城入镇,5年累计发放购房补助9542万元,带动9416户农民进城购房,新增城市人口3.62万人,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46.3%提升至52%。以“九个一”工程统领小城镇建设,乡镇累计改造危旧片区69.9万平方米、新建商住小区162.25万平方米。*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同一乡镇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万顷良田等土地整治工程,“五朵金花”和郝桥、成河等新型农村社区建成投用,整治高标准农田12万亩。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县容镇貌。不断强化建管水平,充实配强城管队伍,统筹推进市容整治、交通秩序、小区物管等重点工作,数字化城管平台和公共自行车投入运行,“五微”改造有序实施。全力强化污水处理,新改建污水处理厂19座,铺设管网423公里,园区企业污水全部并网处理,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2.6%,在苏北率先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聚力打造美好镇村,在苏北率先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集中、县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全面完成自然村庄整治任务,先后获评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县通过技术评估。

——五年来,我们突出需求导向,办好惠民实事,群众生活实现新改善。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始终坚持民生优先,五年累计投入174.5亿元兴办60项民生实事,民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达72.6%。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累计建成保障房16349套、改造草危房5180套。功能配套不断完善,城区新建农贸市场3个、公共停车场12个,改建公厕34座;公共交通更加优化,新开通城乡公交线路30条、镇村公交路线37条,新投入公交车364台,城乡公交分担率达10%以上、镇村公交实现全覆盖。区域供水加快实施,累计铺设供水管网2097公里,建成地表水厂4个、达标水源地2个,多重保障供水格局基本形成。同源供气持续推进,新建加气站4座、新增供气用户5万户,乡镇天然气通达率超50%。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490元、370元,五保老人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6100元、5000元,五大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不断完善城镇创业就业扶持体系,累计发放创业贷款4.5亿元、创业券300万元,新增私营企业5812户、个体工商户3.3万户,城镇累计新增就业5.8万人,获批“省级创业型城市”。脱贫奔小康“三年行动计划”成效显著,“家门口就业工程”、“扶贫菜单”、“兜底保障”等扶贫机制逐步健全,全县20.11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61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1760元、12894元,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成子湖片区开发*推进,投入资金超过40亿元,实施片区扶贫开发项目150个。教育医疗全面进步。教育图强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官,高考本二以上达线率连续3年全市第一,在全市率先创成“教育基本现代化先进县”;办学条件持续改善,累计新建城乡中小学14所、改扩建53所,加固校舍43.95万平方米,D级危房全部拆除,新配备标准校车156辆,所有中小学实现跑道塑胶化;设立林中凤凰教育基金,累计募集资金95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6.6万人次,有效扩大助学保障覆盖面。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改扩建医疗用房16.75万平方米,建成二级医院4所、一甲医院2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250所,120急救指挥中心及7个分站投入运行;医改“1+2”工程*实施,新农合结报延伸到村,农民看病自付费用下降60%以上。文化体育繁荣活跃。广泛开展流行音乐节、全民读书节等文化活动,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6个、农家书屋240个,县图书馆、文化馆建成国家一级馆,文化设施总面积达12.8万平方米,获评苏北唯一“书香之县”。全民健身运动常态开展,体育馆、游泳馆等一批体育场馆建成投用,平原林海自行车赛、全民运动会等体育赛事精彩纷呈,新增各类群众体育协会13个,高水平承办市四运会,高标准创成省体育强县。

——五年来,我们深化改革创新,积极简政放权,发展活力得到新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全面加强。在全市率先组建政府法律顾问委员会,出台《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行政败诉案件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政策文件,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廉洁性审查、合法性审查和集体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逐步健全,六次蝉联省法治创建先进县。“两法衔接”逐步*,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水平有效提升。认真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办复率100%、满意率97%以上。政务服务效能加快提升。推行“1+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项目由252项削减、压缩至43项,精简率达82.9%;积极开展先照后证、并联审批和“三证合一”改革,压缩审批时限25%以上;全面公开“五张清单”,32个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向社会公布。整合运行网络问政、12345热线和政务微博等平台,打造立体化网络问政体系,累计办理各类群众诉求21.5万件,办结率98%,群众满意率95%以上。县政务服务中心获评“国家级行政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被授予“江苏省质量奖”、“市长质量奖”。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创新。规范基层民主自治,全面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创建省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乡镇7个、示范社区48个,城乡和谐社区达标率分别达90%、80%。推广“两条线”工作法和“政社联动”治理模式,建立县领导挂钩联系乡镇、乡科级干部挂村统筹信访稳定制度,县调解中心实体化运行,社会治安平稳可控,连续十三年获评省级平安县。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健全,“一网两库一平台”建成投用,信用产品应用有效推开,33个政府部门开展信用产品应用试点,累计使用信用承诺2万份、信用报告525份。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确权登记工作稳妥实施,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成立市首家土地股份合作社、不动产登记局和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挂牌运营,累计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1280万元。医卫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卫生、计生机构合并运行,完成李口、三庄乡镇医疗体制改革试点,医卫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高位运行县城市管理委员会,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相对集中行使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城市管理更加规范。市场监管改革稳妥推进,整合工商、质监和药监人员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实现市场网格化监管。国有公司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建立规范的用人、管理制度,对重点国有公司常态进行目标考核和财务审计,市场竞争力有效增强。公车改革全面完成,机关公用经费逐年下降。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牢牢把握“三抓三促”工作主线,抢抓政策机遇,加快转型突破,经济社会发展运行平稳、质态向好。

一是顺时应势,抢抓发展先机。主动策应成子湖片区开发、棚改等政策机遇,全面推进50项重点工程和25个列市重大项目建设,滨湖公路、省道330二标段建成通车,省道267、347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成子河航道顺利通航,千亿斤粮食产能、分淮入沂及小型农田重点县等工程全面完工,全年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40亿元,增长20%。统筹推进生态保护、旅游开发、高效农业等规划编制,黄河故道干河整治完成总工程量50%以上。加快载体平台建设,国家级开发区创建报至商务部待批,成子湖旅游度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不断深化投融资改革,全力争取政策性金融支持,全年争取省转贷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9.07亿元、政策性低息贷款15亿元,获批企业债12亿元、公司债10亿元;全县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9.79亿元、增长12.42%。积极开展策应扶持,全年争取实际到账资金29.8亿元,同比增长11%。

二是掌握主动,稳定经济增长。坚持以增量促转型、以集聚促升级,积极推进“四条线”作战,全年引进晨风服饰、高传机电等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开工17个、竣工12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招商引资全市领先。*实施“511”工程,列入市500强企业实现开票销售111.6亿元,同比增长23.6%;新完成兼并重组企业9户,追加投资2.35亿元;58个“千企千万”技改项目累计投资42.5亿元;吉福新材料、华绿生物在“新三板”挂牌。积极鼓励农民进城入镇,统筹实施棚改及土地综合整治“6+1”工程,带动房地产业销售回暖,全县城区商品房销售110.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97%。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98.81亿元,增长7.55%;积极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县农副产品运营中心挂牌成立,“新袁羊肉”众筹项目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六大金融众筹项目之一成功布展,新建农村电商服务中心19个,建成“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54个,获批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

三是统筹推进,优化城乡面貌。加快实施老城改造,完成房屋征收74.8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37.8万平方米,交付安置房915套,有效改善城市面貌和低收入户居住环境。全力推进城建重点工程,华希广场、雨润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和亿阳国际等61个房地产项目加快建设,滨河CBD二期、红星美凯龙等重点工程主体完工,桃源中路改造竣工通车,巢湖路建设、意杨大道改造有序实施。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建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终身档案,推行城市街区分级管理模式,全市城市管理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科学制定镇村发展规划,确立规划发展重点村221个、特色村47个,高标准完成重点村庄规划编制。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全面完成镇区管理“六整治、四提升”任务,打造市容示范街19条,新建和整治农贸市场16个,完成农村卫生改厕2万户。

四是攻坚克难,惠及民生福祉。启动实施教育内涵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南京路小学、人民南路小学投入使用,实小扩建全面完成,西康小学新建、大兴小学扩建加快推进,新建、加固校舍5.96万平方米,高分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验收。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建成投用,在乡镇医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采配率达92.49%。供水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城乡一体化供水运营体系初步构建,成子湖、淮沭河水厂正式运行,区域供水“通村达户”工程加快实施。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圆满完成省定脱贫任务。整合成立社会救助服务中心,统筹九类社会救助资源,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构建县乡村三级救助网络,全方位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形成。

各位代表,“十二五”在泗阳发展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这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百万人民凝心聚力、奋勇争先的结果。五年来,在宏观形势复杂严峻、面临困难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较好完成了改革、发展、稳定的总体目标,更增强了在复杂环境中引领发展的能力,积累了在创新思路中破解难题的经验,为做好“十三五”工作奠定了基础。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关心、支持、参与、帮助泗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十二五”历程,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体实力较弱,总量不大、质态不优、后劲不足,三次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面貌差距较大,城乡协调发展需进一步加快;部分指标增速放缓,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公共服务保障压力加大;全面小康存在短板,居民收入依然偏低,对照省定2013版小康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十三五”时期战略部署和总体目标二号首长

今后五年,是泗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工业化城镇化向更高水平跃升的加速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深刻变革的转型时期。“十三五”时期,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苏北振兴等国家和省发展战略的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融资成本等稳增长政策落地,泗阳与全国、全省一样,总体上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特别是徐宿淮盐高速铁路开工建设、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加快创建、省级成子湖旅游度假区成功设立,泗阳的区位优势和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这些都为我们“十三五”时期发展拓展了空间,增添了动力。我们对未来五年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根据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做好“十三五”时期工作,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聚集发展新要素,培育增长新动力。重点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把建设“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泗阳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定位。始终把“经济强”作为首要任务,把“百姓富”作为根本目的,把“环境美”作为永恒追求,把“社会文明程度高”作为努力方向,全面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二是坚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理念。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作为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作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作为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用全新的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三是坚持把工业强县、改革创新、城乡协调、民生优先、生态立县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战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构建“2+1”产业体系;实施改革创新战略,大力推进经济体制、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等领域改革创新;实施城乡协调战略,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施民生优先战略,让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共享发展成果;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展现泗阳形象的发力点。四是坚持把抓改革促发展、抓项目促转型、抓民生促和谐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工作主线。通过抓改革促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通过抓项目促转型,进一步点燃加快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通过抓民生促和谐,进一步凝聚共奔小康的民心力量。坚定不移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以重点突破之功,收推动全局之效,不断提高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围绕“四个坚持”,我县“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实现“两个翻番”、“两个确保”,即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确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确保不拖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腿。

Page: 1 2 3较旧一篇:2016年靖江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6年杭州市上城区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