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25日在惠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麦教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跨越发展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改革创新、率先跨越,大力实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进“六大计划”,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了“十二五”主要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相继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年均增长12%,2015年达3140亿元,增长9%,增速居全省第2位。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年均增长10.7%,2015年达6.62万元,增长8.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继突破200亿元、300亿元,年均增长 21%,2015年达339.99亿元,增长13.1%。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跃居全省第五位,实现了争先进位。立体交通大格局基本形成,先后迈进“高铁时代”“航空时代”,又将迎来“城轨时代”。成功夺取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功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品质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五年来,我们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始终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主动作为、综合施策,促进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充分发挥项目带动效应,实施重点项目455宗,建成投产220宗,2013年以来新立项亿元以上项目动工建设647宗,累计固定资产投资7105.8亿元,是 “十一五”的2.3倍。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1863.9亿元,增长16%。着力扩大内外需求,成功举办4场惠州产品海外展览会、8场国内展销会、4届云博会、3届中国手机创新周活动,累计签订销售贸易合同2238.9亿元。房地产、汽车等大宗消费稳步上升,电子商务、信息消费、旅游休闲等成为消费新增长点。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6.2亿元,是“十一五”的2倍。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70.7亿元,增长10.5%。积极推动外经贸发展,新引进外资项目1584宗,实际利用外资82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6宗。对外贸易依存度降至107.5%,比“十一五”末下降26.5个百分点。“委托设计+自主品牌”出口占加工贸易出口比重从41.3%提高到69%。累计进出口总额2594.7亿美元,是“十一五”的1.9倍。2015年,进出口总额3376.1亿元,下降7.5%。大力实施“企业成长计划”,新培育千亿元企业2 家,新增上市企业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2家、天交所挂牌企业19家。累计在境外设立企业72家,对外投资3.4亿美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累计完成“个转企”1614家、“小升规”912家,新增注册商标12587件、驰名商标18件。制定实施“惠28条”“惠42条”,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42.7%,五年提高7.2个百分点。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体制机制更有活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20项国家级和54项省级改革试点有序推进,获评中国改革最具投资潜力城市。行政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实施“三张清单”管理制度,行政审批事项减少67%,行政许可事项减少43%。市政府工作部门由35个精简为32个,食品药品、工商、质监部门调整为地方政府管理,市水投、交投、城投、港投集团相继挂牌运作。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基本完成。政府全口径预算管理启动实施。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实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投资项目审批提速80%,2015年市场主体37.3万户,五年新增21万户。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获评全国行政服务大厅十佳典型案例。网上办事大厅实现镇街、村居全覆盖。率先在全省建成市县一体化“中介超市”,获评全省政府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城乡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在全省率先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提前两年实现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十二五”目标。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成为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推进。建成农村产权流转管理市级服务平台。探索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成效明显。“两建”考核连续3年综合排名全省前列。全国仲裁“两化”试点和反走私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推进。村(居)委“法制副主任”制度实现全覆盖,经验全省推广。实行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2015 年每万人社会组织数6.87个,每万人持证社工人数5.45个。获评全国首批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市。
五年来,我们*推进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大力实施“产业培育计划”,推动产业向高端集聚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5.9∶58.6∶35.5调整为4.8∶55∶40.2。2015年,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 59.2%和43.6%,达到全省先进水平。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中海油乐金ABS、TCL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中海油惠炼二期、信利AMOLED一期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2015年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2.1%。汽车和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东风本田汽车一体化项目(一期)、比亚迪锂电池项目建成投产,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列入省重点支持对象。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启动,风力、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稳步推进。现代服务业优质发展。罗浮山成功创建国家5**景区,南昆山入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新增4**景区2家。2015年,接待旅游总人数4076.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30.2亿元,分别是五年前的1.6倍、2.3倍。累计组建或引进银行机构15家、证券保险机构32家,县区农信社全部改制为农商银行。2015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836.1亿元、2701.6亿元,存贷比达70.4%,五年提高11.8个百分点。特色农业稳步发展。耕地保护走在全省前列,基本农田保有量195.94万亩,建成标准农田1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6个,“十二大”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214.5万亩。成功举办两届农博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60家、专业合作社1856家,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2.5%。
五年来,我们突出抓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6+N”创新政策红利加快**。创新投入持续增长。全市财政一般预算科技支出累计达55.8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11%提高到2.4%。设立创投基金11家,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成立首家科技银行。2015年工业技改投资332.2亿元,五年增长6.4倍。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分别达255家、203家,五年分别增长1.6倍、2.1倍,技术自给率达70%。建成新型研发机构4家、在建9 家,建成孵化器10家,其中国家级3家。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实施产学研项目523项,组建产学研联盟8个、院士工作站3个、产学研示范基地7个,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实施“人才双高计划”,加快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累计引进创新团队18个、领军人才38名。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7项,中国专利金奖2项、优秀奖6项,2015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21408件、 9797件,五年分别增长6.29倍、5.14倍,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连续五次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五年来,我们着力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围绕国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实施 “平台构建计划”“县区赶超计划”,推动城乡区域一体化。城市建设扩容提质。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实现全覆盖。打通47条市区连接路,“一城三组团” 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54平方公里,达3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61.84%提高到68.15%。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智慧政务全面实施,数字城管系统投入运行,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达75.7%、73.9%。清理闲置土地2396.9亩,实施“三旧”改造3922亩。“两违”整治*推进,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平台建设加快构建。环大亚湾新区上升为省重大区域发展平台,三大起步区35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8亿元。仲恺高新区纳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潼湖生态智慧区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列入省重大创新平台。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七个县区人均GDP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由35.2%提高到39%。博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地位更加稳固,博罗、惠东进入全省县域综合竞争力前三甲,龙门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连续五年居全省十强。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厦深高铁通车,惠州机场通航,莞惠城轨惠州段建成。7条高速公路建成,实现县县通高速,新增高速公路208公里,通车总里程达587公里,居全省第三。国际集装箱码头投入使用,新增5万吨深水泊位2个,惠州港吞吐能力突破亿吨。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建设554公里、农村公路硬底化4433公里。建成江海堤围113公里,治理河道146公里,完成20宗水库除险加固。变电站规模达139座,新增输电线路1867千米。建成天然气管道248.6公里,油气管道达514.6公里。两轮扶贫“双到”任务圆满完成。累计投入11亿元,131个省重点帮扶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平均10万元以上,8.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105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74宗省级贫困村通自来水工程,解决了28.8万农村群众饮水问题。
五年来,我们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生态优势日益凸显。在全省率先出台低碳生态规划,连续8年全省环保责任考核优秀等级,连续三次获评中国最美丽城市,连续四次获评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2015年排名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第三,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5%。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6个、省级生态镇53个、生态村748个。龙门县获评全省首个省级生态县。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48座、截污管网800公里,新增日处理能力64.9万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6%。新一轮绿化惠州大行动成效明显。新增生态景观林带783.4公里、碳汇森林 50.4万亩,新建湿地公园4个、森林公园32个,森林覆盖率由59.6%提高到62.3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01平方米提高到17.75 平方米。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稳步推进。完成淡水河、潼湖流域污染整治阶段性任务,东江干流惠州段保持国家二类水质标准,城市饮用水源达标率 100%。考洲洋美丽海湾建设进展顺利,近岸海域水质全省最优,成功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实施市区河涌整治总体规划,打造金山河、青年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样板工程,金山河水清岸绿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美丽乡村·三大行动”*开展。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77个、垃圾收集点2万多个、森林村庄285个,配备农村保洁员9333名;博罗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产,惠阳区、惠东县垃圾焚烧发电厂顺利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大幅改善。节能减排成效突出。清退重污染项目177宗,完成减排项目269宗。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4.68万辆,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超2000辆。预计万元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7%,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24.8%、22.5%、16%,全面完成省下达污染减排任务。
五年来,我们加快发展社会民生事业,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坚持把市级新增财力的75%、县级新增财力的60%以上投入民生。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五年累计民生支出1088亿元,年均增长27.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2%,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6∶1缩小为1.9∶1。获评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市,连续六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新增城镇就业34万人、创业2.5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增长99.1%。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孤儿和城镇“三无”人员保障标准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全面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用。改造农村危房18832户,建设保障性住房33482套,解决24148户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教育文体事业优质发展。新增普通中小学学位6.7万个,获评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实现全覆盖。惠州学院人才培养和科研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步。职教新城、技师学院投入使用,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职业学院申办成功。引进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落户博罗。建成4 所标准化特殊学校。国家、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及示范区创建顺利推进,发放文化惠民卡14.2万张。14个县级、73个镇级和1249个村级文化设施实现达标升级。市数字图书馆上线运行。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新增省级“文保”单位17处、“非遗”名录8项,获评省历史文化街区5条。龙门县、惠东平海镇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功举办一大批文化体育赛事活动,参加省十四届体育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乡镇农民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卫计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任务,建成市中医医院新院、中大惠亚医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惠博医院,完成150间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有效防控H7N9禽流感、登革热等疫情,成功应对全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获评全国首批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连续两年全省第一。文明创建实现“满堂红”。博罗、龙门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提名城市,惠东获评省文明县城,新增全国文明单位5个、全国文明村镇3个,建成道德讲堂800个、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209所,注册志愿者超41万人,涌现中国好人12人、省级以上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43人。平安创建卓有成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进一步健全,综治信访维稳网络加快完善。“雷霆扫毒”“6+1”“3+2”专项综合考核排名全省第一,禁毒百城会战获全国地级市第一名,禁毒工作经验全国推广。连续四次获评中国最安全城市,连续两次获评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食品药品监管进一步强化。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获评全国首批法治城市创建先进市、全国 “五五”普法先进城市、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成为《立法法》修订后全省第一批具有地方立法权的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通过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考评,所有县区成为省级双拥模范城。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一期项目投入使用。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9家、农村幸福院97个。对外合作水平不断提升,与澳大利亚、韩国、以色列、乌克兰、萨摩亚等国家合作务实推进。对口支援四川丹巴县、道孚县工作进展顺利。国防动员、人民防空、老区建设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发展。台务、口岸、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效。统计、物价、供销、粮食、移民、气象、三防、消防、应急、防震、科普、档案、方志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作为努力方向,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坚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五年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62件、建议750件,政协委员提案838件,办理答复率、征询意见率均达100%。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征求意见、专家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决定制度。成立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建立首批决策咨询专家库。市、县两级建立健全16个类别367项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答复率100%。广泛开展“万众评公务”“行风热线”“惠民在线”等活动,行政效能明显提升。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切实加强“四风” 整治。市直党政机关“三公”经费支出连续五年下降。监察工作扎实有效,审计全覆盖*推进,政府廉政建设进一步强化。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攻坚克难、综合实力大提升的五年,是改革创新、发展环境大优化的五年,是共建共享、民生质量大改善的五年。这五年所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在历届市领导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全市人民继往开来、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为惠州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向全市人民,向中央和省驻惠单位、驻惠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长期关心支持我市改革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
各位代表,五年的奋斗历程步履坚实,五年的奋斗成果来之不易,五年的奋斗经验弥足珍贵。回顾五年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向着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目标迈进,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阻力、激活力、增红利;必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增强绿色发展新优势;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惠民,着力建设本地人有自豪感、外地人有归属感的美好家园;必须始终坚持改进作风,着力营造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政务环境。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稳增长面临诸多压力,尤其是去年出口出现多年来未有的负增长。二是经济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发展方式仍显粗放,单位土地产出效益偏低。三是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外贸依存度仍然偏高,经济抗风险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四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五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新型城镇化推进力度有待加大。六是协调各方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隐患不容忽视,创新社会治理的任务十分繁重。七是社会民生事业还存在薄弱环节,与人民群众期盼仍有差距。八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行政效率有待提高,进一步解放思想尤为迫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从严从实,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Page: 1 2 3 4较旧一篇:2016年茂名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6年梅州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