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3月12日在丽水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丽水市代市长 朱 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回顾和“十二五”发展成就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丽水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克难奋进,坚定不移地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落地生根,努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较好地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是生态为先抓示范。全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双示范区”,我市成为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缙云创成国家级生态县,松阳、景宁通过国家级生态县技术评估,丽水开发区成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组织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将95.8%的市域面积划入自然生态红线区、生态功能保障区、农产品环境保障区。组织开展绿色生态发展“全员轮训”。全面推进“五水共治”、“五气共治”,我市治水经验入选中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一,龙泉、庆元获得全省“五水共治”“大禹鼎”,4个县(市)创成省级“清三河”达标县,全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Ⅰ-Ⅲ类水质达标率达98.96%,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累计淘汰黄标车12917辆,淘汰改造燃煤锅炉726台,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1%,6个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落实生态经济发展长效机制,设立生态经济产业基金,整治“低小散”企业(作坊)1690家,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224家,否决不符合生态环保要求投资近150亿元,与此同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不断优化。据初步测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2.34亿元,增长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51亿元,可比增长8.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6.1%。

二是产业为基抓提升。生态精品农业“361”工程*实施,“丽水山耕”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启动创建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抽检综合合格率全省第一,遂昌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工业加快转型,实施“机器换人”示范项目70个,绿谷信息产业园新增入园企业50家,开展首批20家市级“三名”企业培育试点;新设企业增幅居全省第二,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规上工业企业98家,富来森中竹科技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丽水智能装备及机器人、龙泉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基地成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龙泉、缙云工业园区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生态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投资增长14.8%,尤其是生态旅游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年旅游总收入426.02亿元、增长25.5%,九龙湿地创成国家湿地公园。优化电子商务发展政策,促进508家规模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建成2200多家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实现网络零售额121.43亿元,增长76.0%,网络营销顺差20.49亿元。外贸出口增长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0%。

三是项目为重抓推进。围绕扩大有效投资抓项目,引进大项目125个,其中5亿元以上大项目22个,实际利用内资293.33亿元、外资2.19亿美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47.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0%。通过“百日攻坚”等行动,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0.2%,金丽温高速铁路建成并投入运营,51省道龙泉段改建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衢宁铁路丽水段全线开工。特色小镇成为扩大有效投资重要平台,全市谋划建设特色小镇39个,完成投资165亿元,其中8个特色小镇入选省级创建名单,4个列入省级培育名单。推进城市“六个一”示范项目建设,全市新增城市道路44.7公里、城市公园绿地86.99公顷,新开工地下空间70.96万平方米,完成中心城市和美丽县城建设投资74.39亿元。成功承办全省美丽县城暨村庄规划设计现场会。“六边三化三美”工作机制获“2015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完成沿线房屋外立面改造366个村5.3万户1707万平方米,建成沿线产业景观带项目237个8.8万亩。

四是改革为要抓突破。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先行先试”,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试点,*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深化农村金融、扶贫、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等全国改革试点,新增“三权”抵押贷款19.6亿元,龙泉、青田、缙云成为全国“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4600元的贫困现象,全市低丘缓坡试点区块基本具备净地出让条件。围绕培育生态旅游第一战略支柱产业,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我市成为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市、县两级均完成旅游委员会组建工作。围绕正确处理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建立全省首个审批中介服务网上竞价系统,探索企业“零地”投资项目政府不再审批和企业独立选址项目高效审批,我市成为全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市、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试点市。

五是民生为本抓保障。民生大事实事总体上顺利推进,全市民生类支出达210.96亿元,增长18.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分别增长8.1%、10.0%,达到32875元、15000元,农民收入增幅连续7年居全省第一。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13%,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平均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10.2%、18.4%。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大病保险最高报销限额提高到20万元,报销比例提高到55%。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并轨。新竣工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3809套,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3100户。高考纯文理第一批上线1676人,总上线率达到省平均水平,丽水五中建成并投入使用,松阳成为我市首个省级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和分级诊疗工作扎实推进,启动人口健康信息化项目。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丽水乡村春晚”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资格,我市成为“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丽水博物馆和美术馆开馆。在连续夺得平安铜鼎、银鼎之后,*实施“三年平安计划”,有望实现省级平安市创建“十一连冠”。

危难之中有真情,灾害面前见精神。我们对突如其来的“11·13”里东山体滑坡灾害大救援记忆犹新,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军地军民心手相连,社会各界大力援助,以最快时间顺利完成了灾害救援,灾后恢复重建正有序推进。“里东大救援”所展现的感人事迹和奉献精神,必将成为推动丽水加快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既为“十二五”发展画好了句号,又使丽水经济社会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起点。

五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在绿色崛起、科学跨越中迈出坚实步伐。“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区域形象公认度明显提高,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2年保持全省第一、全国领先,生态文明总指数达107.34,居全省第一。我市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创成首批省级生态市。云和、遂昌、庆元、缙云先后创成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比例分别达到53.2%、91.9%,市级生态村比例达到85.8%。综合实力在绿色生态发展中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664.76亿元增加到1102.34亿元,年均增长8.9%,人均生产总值达8290美元,各县(市、区)均摘掉欠发达帽子。

五年来,产业结构在加快转型、扩量提质中明显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9.5∶49.2∶41.3调整到8.3∶45.6∶46.1。建成35.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89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4条省级农业全产业链,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51家、示范家庭农场870家。丽水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新增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17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63家,新产品产值率由11.8%提高到33.1%,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5.6%、18.3%,主导或参与制订、修订国家标准48项、行业标准64项。服务业增加值从274.84亿元增加到507.93亿元,年均增长10.5%,新增9家4**旅游景区和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4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从18.1%提高到38.6%,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6%提高到接近5%,成为全国网商发展百强城市和零售网商密度最高的25个城市之一。

五年来,城乡面貌在统筹协调、“两美”建设中日新月异。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从48.4%提高到56.4%,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从32.31平方公里扩大到34.90平方公里,“北居中闲南工”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及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品位大幅提升。通过城乡环境整治,全面消除垃圾河、黑臭河,实现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新增污水管网679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916个村、受益农户36.3万户,行政村自来水普及率100%,77个村进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3个村被评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6个县(市、区)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区)。“三改一拆”扎实推进,累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2019.77万平方米,完成“三改”面积2385.96万平方米,完成市区老小区、城中村改造20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17.46亿元,其中重大基础设施投资1103.66亿元。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实现县县通高速、康庄公路村村通和全市公交一卡通,新能源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系统投入运营,迈入“高铁时代”、“4G时代”。

五年来,发展活力在改革引领、开放助推中持续增强。全市共争取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15项,其中国家级38项,推动形成了市域“一盘棋”、县域有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莲都成为国家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龙泉成为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云和成为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县,青田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双百强”,遂昌成为全国农村电子商务强县创建先行县,松阳成为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保护利用试验区,庆元、景宁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景宁跻身全国民族自治县十强,缙云成为省级“腾笼换鸟”综合试点县、清洁能源示范县。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全部完成,农村产权交易累计达1177宗,农村家庭信贷可及率、可得率分别达95.4%、72.4%,比全国分别高出44.2、29.3个百分点。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累计净增市场主体8.94万户,其中私营企业1.37万户,民间投资年均增长24.4%。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实际利用内资、外资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3.69倍、3.56倍,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8.4%,完成境外投资项目55个,建成3个国家级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五年来,民生福祉在共建共享、全面发展中不断呈现新气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3%、13.6%,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53∶1缩小到2.19∶1。新增就业10.4万人。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58.19万、237.92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覆盖70%的城乡社区,建设残疾人庇护中心62家。与全省同步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目标,学前教育等级园覆盖率从43.1%提高到85.5%。创成全国文化先进县1个、省级文化先进县6个,建成农村文化礼堂317个,基层文化站室实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跻身中国文化城市20强。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率达100%,实现县(市、区)与省级三甲医院合作办医全覆盖。创成省级体育强县5个,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达90.6%。深化平安丽水建设,夺得平安银鼎,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12年下降。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群众人均收入实现倍增。实现市民生活满意度、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群众安全感满意率、食品安全群众满意率、卫生状况满意率、社会道德环境公众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政府自身建设,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加强。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市级政府部门权力事项由8342项依法削减为3860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取消,完成规范性文件审核345件,受理行政复议194件,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优秀市。加强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取得“8·20”全流域特大洪灾、“11·13”里东山体滑坡灾害等重大事件应急抢险的胜利。

各位代表,“十二五”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以及广大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丽部队、武警官兵和省部属驻丽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丽水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面对经济下行和转型升级双重压力,在经济增长从高速向中高速转换过程中,新旧动力转换不畅问题比较突出,产业升级艰难,生态经济发展不够充分,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等部分经济指标未能实现2015年和“十二五”预期增速;城乡居民尤其是已脱贫的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基础还不稳固,民生实事的谋划与群众需求还有落差;防灾减灾、安全生产、企业风险化解等领域潜在的问题还有不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面临新的挑战。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行政效能与群众期望还有差距,一些工作人员懒政庸政怠政现象依然存在,消极腐败现象仍有发生。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用心用力解决好这些问题。

Page: 1 2 3较旧一篇:2016年衢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6年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