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2月10日在呼伦贝尔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利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市场需求不足、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等复杂严峻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开创了建设现代化呼伦贝尔的新局面。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22.3亿元,增长8.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6亿元,增长10.2%。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3亿元①,增长16%。神华褐煤综合利用、圣山褐煤清洁高效利用、扎兰屯支线机场、滨洲铁路电气化改造、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森林国家公园、尼尔基水库下游30万亩灌区、Z866水利枢纽等11个重大项目获得国家核准和出具路条,总投资近700亿元,将有力支撑产业转型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01.6亿元,增长11.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24787元和10751元,增长9.6%和11.5%,继续高于经济增速。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节能节水减排等约束性指标任务。

(二)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18.1:46.8:35.1。农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955.4万头只, 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比重达34%;农区牲畜头数达1421.5万头只,占全市牲畜总数的72.7%。粮食产量123亿斤②,玉米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取得重大突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0.7%,达到39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1%。

工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农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非资源型产业实现产值86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7.3%,增长15.3%,高于资源型产业增速12.4个百分点。加快推进资源型产业延伸升级,全年发电量340亿度,煤化工形成了110万吨化肥、20万吨甲醇生产能力,有色金属形成了日采选矿石9万吨和年冶炼20万吨生产能力。

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旅游人数和收入达1293.5万人次、364.2亿元,分别增长13.4%和30.6%。呼伦贝尔万家惠农贸批发零售市场等32个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完成投资37亿元,批发零售销售额和住宿餐饮营业额增速仍保持较快增长。

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2%,拉动就业2.6万人,占全市新增就业人数的76%。

(三)发展活力和动力明显增强。认真落实自治区部署的改革任务,年度改革事项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如期完成,食品药品监管职能整合、工商质监体制调整理顺到位。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精简比例达51.3%,保留的审批事项完成流程再造。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启动运行,39个部门和单位入驻政务服务中心,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和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林权等交易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布56类283项政府购买服务事项,政府购买服务正式推开。

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在全区率先实行了“先照后证”改革和注册资本认缴制,全市新注册企业3056户,增长127%;新登记市场主体注册资本达181.4亿元,增长191.3%,对促进创业增加就业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新组建了呼伦贝尔旅游、旅业和林业集团,大型投融资建设主体达到9个。市场直接融资取得零的突破,有三家中小企业分别在上海、天津挂牌。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56.5亿元,增长4.1%,贷款余额733.2亿元,增长18.5%,社会融资总规模达1305.4亿元,增长17.5%,存贷比和社会融资总量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保障了投资的持续增长。

农村牧区改革持续推进。阿荣旗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新右旗草原确权承包试点稳步推开,全市流转土地953万亩、草牧场1590万亩。

(四)发展条件不断改善。编制完成了呼伦贝尔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和城乡体系规划。城市建设完成投资385.2亿元,房屋开工面积1607万平方米,实施了358个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综合交通完成投资98亿元,创历史新高。根河—拉布达林等11个重点公路在建项目顺利推进,其中金边壕—大兴等3条公路通车。阿荣旗—莫旗等重点铁路项目进展顺利。扎兰屯支线机场和新右旗等5个通用机场在建项目继续推进。水利完成投资11亿元,扬旗山水利枢纽工程开始蓄水,尼尔基水库下游30万亩灌区和扎敦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电网完成投资20亿元,实施项目112个。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持续加强。全面推进呼伦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了“河湖连通”等工程,水面提升1.15米,水域面积达2100平方公里。落实草原保护补助奖励资金5亿元,禁牧2850万亩,草畜平衡7508万亩。治理沙区100万亩。绿色矿山、和谐矿区建设持续推进。造林绿化120万亩,其中重点区域绿化16万亩。开展环保整治“百日行动”,解决环境隐患和重大问题28个,关停违规企业2家。

(五)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综合保税区已申报国家审批。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上报国家。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纳入中蒙两国元首会谈备忘录和中蒙中长期合作纲要。蒙古国驻呼伦贝尔领事馆正式开展业务。“中俄”、“中欧”货运专列常态化运行。全年引进国内(市外)资金841.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6.6亿美元,增长54.1%,实现了逆势增长。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公共财政继续向民生倾斜,支出215亿元,占支出总额的61.5%。“创业就业工程”取得实效,城镇新增就业3.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9820人,农牧民转移就业8.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扶贫攻坚工程”扎实开展,实施了金融扶贫、“金种子”扶贫工程,投资10.6亿元,脱贫3.3万人,减贫幅度达25.5%。“十个全覆盖”工程全面启动,投资15.6亿元,424个嘎查村实现了全覆盖,完成总任务量的35%。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快,投资52亿元,地方、森工等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65414套,开工率102%,建成35492套,完成率115%,开工量和建成量均补齐了以前年度的欠账。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镇退休职工养老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10%以上,城镇职工“五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均超额完成任务。加大了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发放购煤补助1.4亿元,23.1万低保家庭受益。发放助学金8438万元,帮助2400名低保家庭的孩子圆了大学梦。为每个零就业家庭至少解决1人就业,实现了动态清零。“菜篮子”工程稳步实施,蔬菜种植面积继续扩大,蔬菜仓储设施达6万立方米,建成63家蔬菜平价超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上年回落2.4个百分点,降至1.9%,为近5年最低点。中心城区“拆炉并网”工程全面展开,拆除锅炉224台,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75万平方米。海拉尔北山供水站投入运行,日增供水能力3000吨。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组建了呼伦贝尔生态产业技术研究院。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新右旗通过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认定,海拉尔二中分校区项目开工建设。城乡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莫旗、根河等四个旗市开展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落实了单独两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实施了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和文物修复整理有序开展。校园足球事业稳步推进,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蓬勃开展。团委、妇联换届圆满完成。民族宗教、人事人才、档案史志、气象、人防、地震、工会、红十字、关工委、残联和老龄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七)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1件、建议136件、政协委员提案251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5人荣获“自治区道德模范”称号。扩大农村牧区社区试点范围,全市90%以上的社区办公活动场所达到300平方米以上。清理规范市本级社会组织210个。坚持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工作,信访总量下降20.9%。加强了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平安呼伦贝尔建设工程,双拥和边防工作得到加强。全市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

(八)政府自身建设取得实效。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28项配套规定和市委相关要求,着力解决“四风”及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三公经费”下降24.5%,清理腾退超标办公用房20.2万平方米,拍卖超标轿车94辆,封停超配越野车239辆。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得到加强。建立了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和法律顾问制度,完善了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备案、审查机制。扎实推进了“万名干部下基层大引领行动”。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驻呼军警部队指战员和所有关心支持呼伦贝尔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差距和不足。一是市场需求不足、经济下行仍在持续,我们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保增长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二是经济结构不优,发展方式粗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调结构转方式非常紧迫。三是生态环境、主体功能区、节能减排约束加剧,项目落地困难,投资增长压力加大。四是产能过剩、企业库存增加、销售下滑、利润空间收窄,部分企业亏损严重,生产经营十分困难。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需要持续加强。六是主体税种收入下降,新的增长点培育尚需时间,民生支出刚性增长,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七是社会建设创新不够,市场机制亟待完善,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八是“四风”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个别干部“为官不为”,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现象值得警惕。九是政府职能转变还在路上,法治政府建设任重而道远。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Page: 1 2 3较旧一篇:2015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5年通辽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