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25日在佛山市高明区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政府区长 黄棋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政府工作紧扣全面提升区域价值, 贯彻“重点突破、加快转型”工作方针,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顺利完成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推进“精一强二进三”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经济内生动力有效增强。强化“招商第一、产业第一、项目第一”工作理念,经济增长稳中提质,GDP与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2.5%、19.7%。实施产业链招商,全年引资额163亿元,引进南车基地等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龙头项目。大力支持民营企业,23家骨干企业增资50亿元,年产值超50亿元企业增至3家。推行企业服务卡制度,56个试投产工业项目新增年产值168亿元,2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4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新增量超历年总和,中科院佛山新材料创新产业园动工,建成首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新增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增幅居全市首位。初步形成“两区一基地” [1]高端服务业载体,吸引一批投资超10亿元的旅游休闲项目落户,佛山塑料制品国际采购中心等一批大项目动工,新增3家小额贷款公司。建成农产品质量智能化可追溯网络交易平台和农讯通信息平台,新增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示范社,高明粮油城开业。

    二、坚持“三位一体”[2]推进城市转型,城市形象与品位加快提升。以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为主线,带动“建新城、改旧区、拓交通、优环境”全面推进。西江新城框架基本拉开,体育中心、文化中心主体工程封顶,“三纵六横”[3]路网框架初步成型,明湖艺术公园启用。沿江路以东、三洲旧区、原技工学校等重点片区改造有序推进,修复市政设施与路面8万多平方米,清疏排水排污管网260多公里。整治一批污染企业,完成132台锅炉整治,44家企业率先使用天然气,新投放300辆公共自行车,淘汰2744台黄标车。关停西安纺织城和“三旧”改造区域内11家企业自取水,深化治理73家规模以上禽畜养殖场。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与城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4.5%、83%。强化数字城管、“微文明·微志愿”活动等载体建设,城市管理更加和谐有序。广明高速西延线通车,海天立交、高铜线高明段贯通,江罗高速高明段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改造升级18个农贸市场。一批水电气设施投入使用。

    三、加强社会管理与民生建设,群众幸福感持续增强。投入16.74亿元用于民生事业,占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5.48%,确保十大惠民工程[4]与重点社会管理项目如期完成。公布一批社会组织目录与政府购买服务事项,引入首家专业社工机构,组建一街三镇总商会,建成高明青年创业联盟和首个家庭服务中心。*推进教育发展综合改革,省规范化幼儿园建设达标率超90%,外来人员子女全部入读公办学校,高明中学动工。向农村妇女发放创业贴息贷款1200多万元。转移新增劳动力5548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8%。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增长3%,建立大病救助制度,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免除低收入群体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开建保障性住房430套,改造农村危房80间。推广平价医疗服务,十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全区常住人口。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8‰。古椰贝丘遗址入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成全市首家镇级自助图书馆,体育设施覆盖全区72个行政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2%、12%。“平安创建”*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完善“三圈六网” [5]防范体系,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组建省医调委高明工作站,实施工资支付报备制,一批社会不稳定因素得到有效化解。建成首条省级餐饮服务示范街,实施肉品冷链统一配送,创建241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革命老区后续帮扶工作扎实推进。

    四、强化体制改革与自身建设,政务环境不断优化。逐步理顺大部制改革,因地制宜优化其运作模式。深化工程竣工联合验收、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网上审批服务覆盖区、镇、村三级,网上审批上线率与审批服务窗口办结率均达100%。推进农村“两个平台”[6]建设,实施公共资源交易“管办分离”[7]改革。率先在全省实施“国税分局职能部门化”。成功盘活一大批公有资产。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与政协委员提案132件。“六五”普法扎实推进,72个村居实现律师法律服务全覆盖。推行绩效管理试点工作与首问责任制,深化三项重点工作制、主办部门负责制与公职人员问责制。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反“四风”工作。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与派驻纪检组制度,严肃查办一批违法违纪案件。

此外,粮食储备、人事人才、外事侨务、统战、台湾事务、老龄、民族宗教、双拥、国防建设、应急、新闻出版、保密、档案史志、物价、统计、气象、邮政、工会、慈善与助残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一年来,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绿色崛起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未来发展前景可期。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外来务工人员,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各驻区单位与部队,以及参与、支持和关心高明建设发展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稳增长、调结构压力较大;环境治理形势日趋严峻,节能减排任重道远;要素资源约束加大,制约城市扩容提质;社会管理创新手段不多,保障改善民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些干部的办事效率、工作能力、服务水平,与群众、投资者要求仍有相当差距。对此,我们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寻求破解之策。

201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虽然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还存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以及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硬约束矛盾加剧等一系列困难,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的全面深化改革号角,必将激励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加快破解制约发展的机制体制问题,为全面提升区域价值、打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推动高明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

    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十一届六次全会部署,围绕“改革求突破、创新促转型”工作方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抓手,将改革创新作为一切工作的动力源泉,着力破解一批关键性问题,争取在强化政府治理、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绿色高明、创新社会管理、建设民生社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提升高明区域价值,努力开创“绿色崛起”新局面。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范围内。

    完成上述目标,做好今年工作,重点要抓好以下六方面:

    一、深化改革创新,着力破解一批制约发展的机制体制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使改革创新合区情、顺民心、达民意、鼓士气、解难题。要将改革创新作为政府各部门的刚性约束,实施改革清单制度,把改革创新事项纳入部门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全社会营造更加浓厚的改革创新氛围。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适度调整机构职能配置,理顺重点领域执法监管体制,探索组建统筹高效的市政公用建管机构。试点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探索整合部分检验、检查、科研类机构。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清理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办事机构。建成网上办事大厅,设立“市民之窗”网上办事服务终端。推行“三单”[8]管理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业务标准化。实施重点项目模拟审批制度。完善工程项目报建、联合验收机制。深化企业登记联合审批改革。

    (二)优化经济体制改革。按“非禁即入”原则,推行“负面清单”[9]管理模式。试点推进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在自身权限内实行投资项目备案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推行城市无形资产商业化运作,强化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推进“金财工程”,健全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加强政府债务监管,防范和降低债务风险。从“管企业”向“管资本”的理念转变,打造优质的国资平台和运营实体,逐步构建以“三大平台”[10]为主体的“大国资、全覆盖”格局。推进土地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三)加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开展社会建设管理绩效考核。推进政会**,分步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完善社会组织登记注册管理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管理与建设,扶持一批重点社会组织项目向品牌化方向发展。大力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构建社区自治体系。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争取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完善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外来务工人员覆盖。大力盘活农村集体留用地,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分类解决农村宅基地的历史遗留问题,试点推进宅基地在农村村民之间流转。试点开展耕地保护指标交易,确保全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规范农村“三资”[11]管理,完善农村“两个平台”建设,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村居管理制度,提高村居“两委”换届工作质量。

    二、加大力度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绿色崛起的动力支撑。充分用好市场与政府“两只手”作用,活化资源要素,构建产业、科技、金融、人才、生态互相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加速工业产业集聚升级。确立“421”产业[12]发展新思路,大力推进“三个一批” [13],加快打造高明产业升级版。纺织服装产业以溢达为龙头,抓紧规划建设溢达纺织科技城与改造提升西安纺织城,尽快形成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打造区域性纺织服装生产、研发、贸易中心。食品饮料产业以海天调味与旺旺华南基地为龙头,继续大力引进知名食品饮料企业,强化产业集聚效应,努力打造国家级食品饮料产业基地。石化塑料产业以中油高富为龙头,规划建设以精细化工为方向的专业园区,打造石化中下游产品生产基地;以建设国际塑料采购中心为契机,拓展以合成革、人造革为龙头的配套产业链,打造集生产、研发、物流、会展、贸易为一体的塑料产业升级示范区。金属材料产业以诚德不锈钢、津西金兰为龙头,借力装备制造产业做深精加工,推动杨和金属材料和更合不锈钢制品两大专业基地就地升级。新材料产业与新能源产业以万和电气、德方纳米、炜林纳为龙头,进一步做大做强新材料与新能源两大省级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产业以南车集团为龙头,加快引进落实一批以轨道交通、重型机械、新能源装备为主的配套项目,全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努力实现“佛山车、佛山造、佛山配套”目标。继续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

    (二)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突出企业需求导向,高效实施“一企一策”,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推动一批骨干民营企业跨越发展,力争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16家。加快规划建设中小微企业园,孵化培育一批高成长、创新型中小微企业。鼓励更多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为私营企业,引导中小民营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实施企业人才提升计划。

    (三)大力推进“招商引才”工程。强化区级统筹的招商机制,探索实行重大项目招商信息共享、布局统筹、选址流转、利益分享等机制,健全企业失信惩戒和享受优惠政策的退出机制,力争大项目引进取得新突破。以更大力度、更创新的办法解决项目推进难题,确保2011年以来引进的项目动工率与投产率分别超70%、50%。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争取放开各类人才入户条件,加快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与人才。深化校企、院校合作,集中力量办好职业教育园区。

    (四)推进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围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突出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与十大科技创新工程,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支持中科院佛山新材料创新产业园建设,打造一批公共创新平台与协同创新产业联盟,引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实施商标、品牌、标准化、知识产权带动战略。出台政策扶持电子商务发展,支持专业镇搭建电子商务营销配送网络,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扶持符合条件企业自主上市或发债融资。深化“政银企”信用担保基金合作模式,完善“政银企”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引进金融机构力度,发展普惠金融。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五)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实施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先进制造业主辅分离,提升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采取“统、合、放、推” [14]策略,大力推进十大重点旅游项目[15]与“五个一”[16]工作,促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争取君御温德姆至尊酒店与佛山塑料制品国际采购中心一期、万方公用型保税仓投入使用,推进西江新城大型城市综合体、荷城新天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扶持、整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一批重点房地产项目开售。大力推动公路水路货运业发展,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在高明设立物流中心,推进佛山新港搬迁与海口新码头建设。

    (六)扶优做强现代农业。实施现代农业园区扩面提质工程,改造、新建、培育一批现代农业生产载体和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支持盈香生态园创建国家4A景区。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新增一批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与认证绿色产品,打响一批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品牌。发展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推广应用订单采购、会展促销、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农业流通模式,启动一批农产品物流项目建设。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营造更为便捷舒适高效的空间载体。抢抓中央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大机遇,着力推进以产城人融合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使有高明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生活与工作更加便捷、舒适、高效。

    (一)以城市升级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畅通、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利、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基本目标,充分依托、整合现有的数字高明建设成果,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构建智慧城市管理指挥(应急)中心,探索推进以中心城区和西江新城为试点的智慧城镇建设,逐步打造以产业、城市、教育、卫生、交通、政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智慧管理服务系统,形成全新的城镇发展形态。争取将西江新城纳入珠江-西江流域县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确保“一园一廊二中心九干道” [17]投入使用,启动核心区二期建设。沿江路以东区域与三洲旧区加快推进土地房屋征收清拆,完成西江河漫滩道路改造及榕江路、明华路建设,启动三洲广场、凤翼洲及新三洲市场建设。迅速开展对富湾旧圩的高水平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逐步加大对原西安、杨梅、新圩、合水等旧圩镇在政策与资源方面的倾斜投入,争取早日使各旧圩镇呈现新貌。加快打造各具特色的新型魅力城镇,其中:杨和镇加快以皂幕山景区、美的皇朝·白鹭湖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装备制造业园、人和新商贸购物区为核心的“三新区”[18]建设,努力打造“产城人景”和谐融合的镇级示范区;明城镇以建设国家小城镇经济开发示范镇为抓手,深挖“三谭”等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旧镇改造与城南新区规划招商等一批关键项目,加快建成新兴产业强镇、历史文化名城;更合镇依托日趋凸显的区位条件与生态优势,全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园、行政中心区、更合白石等重点片区的改造建设,突出培育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加快建成佛山西部特大镇、广佛生态走廊。

    (二)推进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江罗高速高明段完成总投资的45%,加快荷杨大道建设步伐,协调推进“两大快速路与两大轨道交通” [19]规划建设。扩建220千伏高明站及新建一批配电网工程。建设管道燃气二期,完善燃气输配管网。西江新城配套给水管网、海天大道主管等供水工程建成投用,实现全区统一供水。启动重建七星岗泵站等水利工程。

    (三)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加快建立纵向到村庄、横向到行业的城乡规划建设体系,尽快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推行市政管线统一规划与建管模式,加快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修订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条例,明晰中心城区城市管理区域与职责权限。创新治理城市的理念、载体与方法,重点解决一批城市管理建设老大难问题,确保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达标提位、通过验收。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倍加珍惜和保护自然山水环境,把生态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一)健全生态保护机制。争取上级支持建立西江河段跨区域协调机制,尽最大可能统筹两岸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共同维护和改善西江流域生态环境。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提高生态保护指标在镇街绩效考核体系的权重,探索建立生态保护区试点,加大对森林公园与水源保护区等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保护力度。完善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引导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生态经济模式。

    (二)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实行最严格环境责任考核,完成年度污染减排任务。充分认识沧江及其两岸对高明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在健全机制、充实力量、加强统筹基础上,开展“再造沧江”工程再研究、再规划、再落实工作,确保早日实现水清不臭的基本目标。“一河一策”推进三洲大涌等河段的综合整治,开展第二批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加快建设一批污水处理设施。深化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全面开展锅炉整治,加大新能源汽车投放力度,进一步淘汰黄标车,严查黑烟车辆上路行驶。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与环境违法行为。

    (三)加快建设绿色高明。实施新一轮绿化高明大行动计划,努力把中心城区建成花园城市、其他三镇建成森林城镇。推进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更新改造4500亩低效林,加快压减桉树种植面积。分步提升广明高速、江肇高速等重点道路沿线绿化景观,加快推进西江、沧江、秀丽河等滨河景观工程建设。开展对废弃矿石场、采石场等若干重点部位的森林修复工作。建设管理好一批绿化广场和城市公园,推广道路和建筑物立体绿化。结合“三旧”改造,通过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等办法,逐步提高城市人均公园面积。推进乡村小游园、进村道路绿化观景和环村林带建设,建成一批乡村森林家园。推行绿色照明产品,打造一批低碳社区与低碳示范建筑样板。

    五、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继续发挥十大惠民工程以点带面的引领作用,扎实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一)教育提升工程。加快建设高明中学,改造提升荷城中学等6所中小学校,增加小学学位,缓解中心城区小学大班额问题。优化完善教师评聘机制,逐步推进中小学教师交流。加大力度引入社会力量办学。推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整顿规范幼儿与小学生托管机构。

    (二)全民健康工程。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高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95%以上。提升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能力。扶持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试点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建一批卫生村与健康村。筹建区新市医院门诊楼。推进企业职业卫生监管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三)就业促进工程。搭建创业创新与专业化就业服务平台,发展和支持民营人力资源企业,落实各类创业人员财政担保或贴息贷款政策。培训各类人员1800人。新增城镇就业5500人以上。帮助“零就业家庭”与“4050”人员[20]等困难群众就业,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率100%。

    (四)社会保障工程。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增长3%以上,力争实现居民医保全覆盖。修订区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逐步理顺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完成革命老区后续帮扶九大项目。

    (五)社会救助工程。建设区福利中心。高龄补贴范围扩大至全区70周岁以上老人。拓展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推进贫困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争取建设两家社区康园中心。继续推行居民特别扶助计划。完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实行“价补联动”机制,向低收入群众及时足额发放临时价格补助。

    (六)文体惠民工程。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推动“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文化项目。新建8个覆盖500人以上的村级联合文化室。实施文博数字化工程。建设区数字档案馆数据资源库。完成全区首次体育阵地普查,扶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建设镇街全民健身广场,打造一批精品体育赛事品牌,承办好2014年市运会。

    (七)城乡畅通工程。优化各镇街镇内公交线路,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推进公共自行车系统二期建设。严查无牌机动车上路行驶以及超限超载行为。科学规划增设停车位,整治车辆乱停乱放。修复加固一批重点桥梁。

    (八)安居宜居工程。新建400套公租房,改造70间农村危房。争创3个以上省级宜居社区。在中心城区、镇中心区、旧圩镇、产业聚集区实施一批“四化”[21]工程。治理一批地质灾害点。进一步完善农村水改,完成明城镇明南与光明片区市政供水管网改造。

    (九)政策惠农工程。建立政策性涉农保险基层协保体系。设立“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担保基金。推进水稻、能繁母猪、农村住房等政策性保险。探索开展政策性渔业保险工作。

    (十)平安创建工程。实施平安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完善“三圈六网”,严防严打各类多发性犯罪。建设一批行业性调解协会。建立房屋租赁管理协作、信息共享和执法联动机制。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全覆盖与标准化管理。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区、镇、村三级监管网络,进一步形成覆盖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市,完善食品安全溯源、风险防控等系统平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个人、企业信用综合数据库和公示平台。

    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融入政府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断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打造诚信政府。确保重大决策、规划与重点工作的延续性,坚决兑现向群众、企业与投资者的各项承诺。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加快打造政务诚信信息平台。建立政府信用预防、教育、惩处与激励机制,以政府诚信带动社会诚信。

    (二)打造高效政府。科学界定各级政府与部门的职能,健全部门、镇街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优化政府执行设计流程,避免执行失范和执行偏差。探索对镇街实施新的考核管理体制,促使镇街工作重心更多地向加强社会管理转变。创新公务员培训交流、选拔任用机制,做到用一名干部暖一片人心。全面清理各类考核检查评比表彰活动。

    (三)打造民生政府。加大对民生工作的考核权重。提供更多便于听民意、问民计的渠道,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政府治理。搭建“政民媒”互动大平台,推动网络问政、网络行政与网络监督一体化建设。

    (四)打造法治政府。依法接受人大、政协、群众与舆论监督。出台《高明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健全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推进“六五”普法工作,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推动“两代表、两委员” [22]定期定点接访群众制度,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构建和谐高效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五)打造责任政府。加强行政过错责任追究,不断完善主办部门负责、三项重点工作、公职人员问责、首问责任和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确保政府中心工作与群众关切得到有效落实。划分界定行政机关职能以及下放、转移的事权,确保职能与事权落到具体责任主体,坚决扫除政府内部推诿扯皮现象。

    (六)打造廉洁政府。坚决反对“四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整治“庸懒散奢”,切实减少文山会海。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推行“三公”经费公开,强化公务接待与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贯彻党风廉政责任制,建立健全网络反腐新机制,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派驻纪检组制度,严厉查处失职渎职、贪污贿赂行为。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探索建立行政综合电子监察系统,将行政审批、政府公共资源交易等活动纳入行政监察范围,实现权力运行全程监控。

    各位代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大幕已经拉开,又一个重大发展机遇摆在我们面前。万马奔腾有声,形势催人奋进,前景值得期待。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与全区人民一道,同心同德,为全面提升高明区域价值、加快建成“绿色崛起示范区”而奋勇前进!

 

注释:

[1]两区一基地:广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皂幕山国家4A景区;广东省游艇旅游试验基地。

[2]三位一体: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城市管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3] 三纵六横:三纵指荷富路、苏河路、沿江路;六横指丽江路、明湖南路、滨湖路、明湖北路、新江路、秀丽路。

[4]十大惠民工程:优教工程、健康工程、保障工程、乐业工程、畅通工程、文体工程、宜居工程、颐养工程、食安工程、平安工程。

[5]三圈六网:三圈指5分钟处警圈、15分钟支援圈、30分钟包围圈;六网指社会巡逻防控网、社区防控网、重点单位防控网、视频监控网、虚拟社会网、区域协作网。

[6]两个平台:农村财务网上监控平台、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

[7]管办分离:组建市、区两级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和市、区、镇(街道)三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把建设工程、土地出让、政府采购、药品集中招标、产权交易全部吸纳进来,扩大覆盖面。

[8]三单:负面清单、准许清单、监管清单。

[9]负面清单:政府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禁止和限制企业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清单以外则充**放,即“法无禁止即可为”。

[10]三大平台:以区公资办为管理监督平台;以高建公司为资产与资本运作平台;以生产经营服务型企业为经营平台。

[11]三资:资金、资产、资源。

[12]421产业:优化发展纺织服装、石化塑料、金属材料、食品饮料等四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

[13]三个一批:改造淘汰一批“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企业;发展一批“两低一高”(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企业;打造一批功能清晰、配套完善、特色明显、品牌高端的现代产业集聚园区。

[14]统、合、放、推:“统”指加强区级统筹,所有旅游项目须报经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审议批准方可建设;“合”指整合土地、交通、林业等综合资源,集中扶持政策和资金,合力开发重点旅游项目;“放”指放权经营,实行所有权、保护权与经营权、开发权“四权分离”,多渠道引入民间资本实施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推”指做好策划、推广及营销,组建旅游营销专业团队,打好旅游营销“组合拳”。

[15]十大重点旅游项目:君御西江国际游艇展示中心、广东国际旅游城、富湾旅游度假区、皂幕山风景区、金谷朗旅游度假区、官迳·山水悠城、美的皇朝·白鹭湖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东方山地休闲乐活谷、深步水水库、盈香生态园。

[16]“五个一”:建设一张旅游网、推出一日高明自驾游路线、开发一批特色旅游文化产品、打造一批特色节会、保护开发一批古建筑。

[17]一园一廊二中心九干道:一园指明湖艺术公园;一廊指丽江水廊;两中心指体育中心、文化中心;九干道指丽江路、明湖南路、滨湖路、明湖北路、新江路、秀丽路、荷富路、苏河路、沿江路。

[18]三新区:新景区、新城区、新园区。

[19]两大快速路与两大轨道交通:两大快速路指禅高快速路樵高段、季华路西延线至高明富湾;两大轨道交通指佛山城市轨道二号线西樵至高明段、现代有轨电车高明示范线。

[20] “4050”人员:处于劳动年龄内的女性年满40周岁及以上、男性年满50周岁及以上的人员,本人就业愿望迫切、但因自身就业条件较差、技能单一等原因,难以在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就业困难人员。

[21]四化:绿化、美化、亮化、城市道路黑色化。

[22]“两代表、两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委委员。

较旧一篇:2014年佛山市顺德区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4年韶关市武江区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