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23日在龙岗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龙岗区人民政府区长  姜建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龙岗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龙岗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成效凸显的一年,是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民生持续改善的一年,是经济社会延续迎办大运会以来良好发展态势的一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打造“深圳质量”的总体要求和区第五次党代会关于“加快转型升级、推动跨越争先”的总体部署,沉着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转型升级的内在压力,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实现总量和质量双提升。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全文数据均不含大鹏新区)1873亿元,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5亿元,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530亿元,增长1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6亿元,增长16.3%;进出口总额462亿美元,增长9.9%;工商税收总收入337.57亿元,增长9.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0.88亿元,增长14.5%。经济效益持续提高,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和税收比2011年分别增长11.5%和9.7%,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互联网、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5%,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3家,总数达296家。自主创新成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市第二,取得“1个10%和3个50%”(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10%以上,50%的专利申请来自中小企业,50%的专利申请为发明专利,50%的专利授权为发明专利)的显著成效,连续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区。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在建重大产业项目61宗,总投资410亿元,正在推进16宗重大项目用地招拍挂。资源能源消耗持续下降,万元GDP水耗、电耗分别下降11%、9.3%。

(二)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凸显。

产业发展定位和规划布局进一步明晰,确立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新特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先进制造业示范区、高端服务业拓展区的产业战略新定位,规划了“一核两廊三区四城多园”产业发展新布局。产业转型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出台《进一步加强经济工作的若干意见》,制定9大类30项责任指标,设立5.4亿元产业转型升级资金,强化街道经济管理职能,建立招商引资和税收贡献奖励机制,明确提出“干部不抓转型就转岗”,产业转型成为全区上下高度的政治自觉。产业载体建设全面推进,龙岗天安数码新城、李朗软件园、布吉中海信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基地、星河雅宝等创新产业园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入驻创新型企业855家;启动大运软件小镇等近300万平方米旧工业区综合整治工程,推动岗头工业区等近500万平方米的旧工业区拆除重建;获评全市“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区”。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完善区、街、社区三级招商引资体系,新引进及增资项目12846宗,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云计算中心、易讯天空、海能达等超亿元重大产业项目30宗。加工贸易转型加快,推动730家来料加工企业转型,超过50%的加工贸易企业实现从代工生产到总部经济、“生产+研发设计”模式的转变,获评市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清理淘汰低端企业1600余家,涉及厂房物业面积140万平方米。社区转型*开展,9家社区股份公司参股村镇银行;向35个社区派驻规划师,组织200多名招商专员指导社区招商,选派150多名干部驻点社区;坂田黄君山综合整治项目进展顺利,布吉甘坑社区生态创意文化园等成为社区转型新亮点;社区股份公司净利润、人均集体分配均同比增长5%,低端“两租”收入占比下降7个百分点。龙岗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连续两年在全市作典型发言,我区申报的产业转型升级重大专项项目数量及资金额名列全市前列。

(三)城市规划建设高标准加快推进。

三大新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按照城市副中心定位,开展大运新城、华为科技城、深圳国际低碳城等重点片区规划研究和城市设计,实现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的无缝对接。完成大运中心“一场两馆”运营商选聘,探索商业收益反哺场馆运营模式,激活存量体育设施,带动周边商业文化发展。将坂田特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建设和华为新一代通信产业基地建设紧密结合,抓好华为科技城规划编制审批、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公共配套等系列工作,华为控股全球总部基地项目一期用地补偿协议已签订,华为会展中心项目用地房屋征收已完成,佳兆业城市广场等3个重大城市更新项目有序推进,21条主次干道正在加快建设。举办国际低碳城规划建设高端研讨会,推动国际低碳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启动核心区建设,完成40%房屋征收,积极筹备第四届国际低碳城市联盟发展论坛相关工作,会展中心等项目已经进场施工。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深汕二期、平吉大道等8条主干道建成通车,主干道建成率达到49.5%;坂李大道等12条新建及续建主干道项目进展顺利;打通16条断头路;提升龙岗大道,实现由过境公路向市政大道转变;主动推进前期工作,地铁3号线北延段、16号线作为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修编调整线路将于近期上报国家发改委;深圳东站投入试运营;更新改造新一代公交候车亭194座;优化调整公交线路74条,500米范围公交覆盖率提升至87%;改造社区给水管网和消防管网156公里;建成燃气管网34.3公里,覆盖率达55.9%;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建成3座110KV电站。城市更新强力推进。5个项目完成改造,29个项目动工建设,城市更新计划批准用地面积1203万平方米,规划批准用地面积773万平方米,土地出让用地面积128万平方米,分别占全市37.1%、46.9%、29.8%,三项指标均为全市第一。土地整备扎实推进。在全市率先签订2个土地整备项目包干协议,在补偿政策、利益共享等方面先行先试,完成土地整备750万平方米。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完成25条主干道、39个交通渠化岛及部分重点区域的绿化提升,改造面积270万平方米;建设绿道210公里,占全市20%;建设、改造10个社区公园;建成生态风景林2533公顷;完成基本农田改造4592亩。

(四)民生福利水平明显提升。

社会公共事业及民生福利投入增长18%,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8%。教育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8所中小学校投入使用,新增公办学位1.3万个,占全市计划新增公办学位的84%;实行学区积分入学制度和学位申请房制度;投入1亿元资金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引进深圳中学、深圳实验学校等优质学校在龙岗设立分校;高考重点、本科、省专上线率首次全部超过市平均水平;龙岗和谐教育被列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先进典型;获评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稳步发展。新增各类医疗机构100家、病床647张;区中医院门诊开业,区妇保院二期工程交付使用,深港合作耳鼻咽喉研究所联合研究中心挂牌;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和经销商集中遴选,80%的基本药物降价近一半;117家社康中心实现“15分钟医疗服务圈”全覆盖;成功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宝龙流动人口青春健康俱乐部得到国家和省市计生部门的充分肯定,人口统计获评国家人口计生阳光统计示范单位。文体工作取得新成绩。新建和改造小型便民文体项目128个;完成“三馆一城”前期工作;成功举办国际女子网球深圳公开赛等多场高端赛事;获评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实行公益场馆免费开放;建成全国第一个社区自助图书馆;举办电影、艺术演出、讲座、培训等公益活动6000多场,惠及300多万人次;成功举办2012深圳国际艺术博览会暨第三届大芬国际油画节;文博会分会场继续保持全市数量最多;文艺作品获得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市级以上奖项174个;顺利通过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检查;完成城区形象设计定位;成功举办建区2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获评省地方志工作先进集体。就业和社会保障建设成效明显。实施创新创业“龙翔”工程,促进5184名户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3%;在建保障性住房3.9万套,占全市总量30%,全市各区最多;全市唯一一区实现省“双拥模范区”五连冠;实施扶贫奔康和同富裕工程1.4亿元,对口帮扶“双到”累计投入2.8亿元,帮扶项目1656个,76万人次受益,在全省考核位居前列。社会建设“风景林工程”初见成效。设立5000万元社会建设专项经费;建成和在建社区服务中心78家,数量全市最多;在106个社区组建和谐共建促进会;探索康乐邻里中心、南坑社区服务中心等社会建设模式;举办社会组织十佳案例评选,实行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和备案双轨制,新增111家社会组织;培育7家社工机构,成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社工综合服务站”。扶贫济困、无偿献血、公益慈善、来深建设者关爱活动广泛开展,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步。

(五)城市和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

城市环境持续改善。出台加强城市管理“1+10”文件,推行“城管在社区”工作;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启动70个垃圾减量分类试点,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建成污水管网47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2%,龙岗河、布吉河综合污染指数大幅下降,环保实绩考核位居全市前列;取缔规范无证无照经营户3.3万户。社会平稳可控。创建10个社会管理创新示范点;率先实现市、区、街、社区四级社会管理工作网信息系统联通,成立全市第一家区级网络信息服务办公室;完成3万栋楼宇门禁视频系统建设;固化大运安保成功经验,组建6.5万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完善应急资源保障体系,建立处置突发事件军地联动机制;在每个社区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成立调解委员会554个;成功化解一批重特大疑难信访积案,群体性事件、警情、劳资纠纷三项指标同比分别下降20.1%、34.18%、22.5%。安全生产得到加强。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进一步落实;投入1.8亿元开展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市挂牌督办1个街道4个社区火灾重点地区整治,高分通过考核验收;开展清理“三小场所”、废品收购站等专项整治;安全事故宗数、死亡人数、重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4%、13%、29%。违建行为得到铁腕控制。落实查违共同责任,严查重大典型案件,实施查违关口前移,国土资源部卫片执法检查形势三年最好。“三打两建”取得阶段性成效。破获欺行霸市案件345宗,打掉欺行霸市团伙32个,两项指标排名全市第一;捣毁制假售假“黑窝点”2807处,查处制假售假案件5642宗;查处商业贿赂案件81宗79人、“保护伞”23宗23人;“三打”综合排名位于全市前列;“两建”工作全面启动,建成省首家区级企业信用信息平台,诚信建设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六)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

注重政府工作创新。投融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出台政策吸引1.7亿元社会资金投资城市更新项目周边公共配套建设;引入社会机构参与大运中心“一场两馆”运营,吸引改造配套资金6亿元;引入社会资本建设运营200个绿道驿站;建立机制,鼓励各部门、各街道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市投资项目占全市比例明显提高。行政效能实现新提升。在总结政府重点工作快速推进机制基础上,出台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实施意见“1+5”文件;开展机关作风明察暗访和重点工作述职测评,推行民生问题现场办公;行政审批事项压缩精简45%;对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取简易立项,小型工程招投标从原来的7个工作日压缩到2个工作日;18个区属部门、8个街道办128项行政审批项目全部纳入电子监察,限时承诺办结率达到98%以上;加强重点资金、重大项目的审计监督,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3.71亿元;规范临时议事机构工作规则,撤销议事协调和临时机构100个;规范人员编制管理和公职人员队伍管理,理顺临聘人员管理;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比例达95.4%,节约采购资金4470.6万元。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办理市、区人大建议112件和政协提案168件;完成大鹏新区行政执法委托;制定区政府工作规则;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标准,19个单位953项行政处罚事项全部实现定额处罚;首次对建区以来部门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修改、废止、宣布失效文件252件。

过去一年,台务、侨务、民族宗教、机关后勤、政务公开、档案、外事、机要保密等部门,以及驻龙岗的海关、检验检疫、国安、邮政、电信、烟草、盐务、地质、新闻等单位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外部复杂环境的严峻考验,我们直面转型升级的挑战,打破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不为短期利益所惑,着眼长远,心无旁骛,主动作为,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稳增长、促转型、优环境、惠民生,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答卷。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鼎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龙岗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单位、驻区解放军、武警官兵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市场对外依存度高,易受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影响,随着经济总量继续攀升,统筹推进转型升级、提升质量和稳定增长的难度加大;二是特区一体化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全面缩小龙岗与原关内城区形态方面差距的任务异常艰巨;三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深度城市化进程中,利益主体和诉求多元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和谐发展的要求更高;四是在深化改革开放创新、进一步**发展动力、凝聚各方力量方面应有新的更大作为;五是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政府效能,加强廉政建设还需付出更大努力。对于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将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努力解决。

Page: 1 2较旧一篇:2014年深圳市宝安区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4年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