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4月16日在朔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r />

代市长 <**r />李海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两大任务”的工作主题,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有效施策、攻坚克难,各项工作稳中有为、稳中有进,实现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在全省目标责任考核中我市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优秀市。

(一)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经济运行平稳健康。坚持稳中求进,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措施。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宏观调控政策,及时制定实施促进煤炭经济可持续增长、保障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等政策,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扎实开展“朔州企业家投资在朔州”和“项目推进年”活动,省市两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905亿元。大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制定实施“十二五”后三年实施方案和2013年行动计划,强化科技引领,新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8家,申报专利1245件,总量跃居全省第三,增幅居全省第一;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开展采矿用地、工矿废弃地复垦等试点工作,保障建设用地需求;推进金融创新,促进银企合作,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得到加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签约项目169个,到位资金740.8亿元,为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转型综改工作排名全省第一。在政策措施保障、实体经济支撑、项目投资拉动、改革创新驱动等多方面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们赢得了稳步发展的局面。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26.4亿元,增长9%;工业增加值完成554.9亿元,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4.7亿元,增长2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8.8亿元,增长14.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5.3亿元,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013元,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40元,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9%。

(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质量得到提升。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制定实施加快推进煤电一体化、促进工业经济循环发展等意见。加快建设现代化矿井,标准化矿井达到35座,原煤产量达到2.2亿吨。壮大电力产业,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54.95万千瓦,发电量完成278.7亿度,其中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新能源电力装机规模达到121.5万千瓦,居全省第一。促进陶瓷产业提档升级,日用瓷产量达到16.2亿件,居全省第一。稳定发展乳品产业,乳制品产量完成28.1万吨,居全省第一。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扶持循环经济企业和高端项目,粉煤灰综合利用企业达到50家,年消化粉煤灰330万吨,居全省第一。亚洲粉煤灰协会年会在我市召开,具有朔州特色的循环经济产生国际影响。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铺开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医药、化工、特色食品加工等新兴产业项目99项,总投资达726.4亿元,其中22个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18亿元。非煤电工业完成投资145.5亿元,增长56.3%。服务业完成投资365.3亿元,增长22.3%。第三产业投资额超过第二产业投资额。旅游总收入达到84.1亿元,增长29.8%。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一二三产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调整为6:56:38。

(三)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实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各级财政投入“三农”资金达20亿元。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田实灌面积达到19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3.5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新增11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全市省级示范村达到317个,六县区全部进入全省30个牛羊产业重点县行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30亿元。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开发、干部包村增收和机关定点扶贫,又有1.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扎实推进“五件实事”,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14800户,易地搬迁特困群众1596户,改扩建村级幼儿园20所,乡村清洁工程全面启动,行政村街道亮化任务在全省率先完成。同时,为全市农户免费发放43万吨取暖煤;财政投资7355万元,集中解决了88个农村的饮水困难。我市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全省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市、全省行政村主街道路灯亮化工作先进市、全省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先进市。

(四)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按照“规划引领、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文化塑造、生态支撑”的理念,深化“五城联创”,全面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加大中心市区建设力度,改扩建7条城市道路,新增绿地面积21.5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02%;拆除小锅炉20座,增加集中供热面积3.04万平方米;特别是下决心启动了市民期盼已久的七里河综合治理工程,城市面貌加快改变。积极推进大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1.0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加强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4.35亿元,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建成朔州环城高速西南段、荣乌高速公路山阴至平鲁段以及贯穿平川四县区的旅游生态观光路。持续推进植树造林,投入12.8亿元,营造林33万亩。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64%,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部完成。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财政增收难度加大的情况下,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倾斜,全市财政在民生领域投入124.65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0.7%。加快发展教育。新改扩建32所公办幼儿园。高考二本以上达线率达到34.6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9.87个百分点。中北大学朔州校区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朔州师专正式挂牌。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县区公立医院改革。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100%。计划生育工作排名同类市全省第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实施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启动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实现突破,玉龙马术队代表山西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稳定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4万人,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11%。着力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企业工资指导线、最低工资标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津补贴和取暖补贴标准,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以及20种重大疾病补偿比例,制定实施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办法和农村五保户供养办法。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开工城镇保障性住房19125套,完成农村住房抗震改建3000户。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回头看”活动,生产经营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36.5%,占省定控制指标的69.64%,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零。我市被表彰为治超工作优秀市。*开展平安朔州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着力做好信访工作,积极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我市被中央有关部门表彰为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与此同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发展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民族、宗教、地震、气象、应急、档案、地方志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我们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81件。*推进“六五”普法。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政府各部门取消行政审批事项47项,下放12项,保留的99项审批项目全部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全部纳入电子监察系统。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全市会议费下降49.97%,“三公”经费下降12.83%。大力开展“右玉精神在朔州”和“看作为、比建树、争一流”活动,干部作风明显改进,改革创新和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Page: 1 2 3 4较旧一篇:2014年庆阳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