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3月11日在雅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雅安市代市长 <**r />兰开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万众一心、顽强拼搏 <**r />“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2013年4月20日,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这是我市有史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是雅安五年内遭受的第二次大地震。全市8县(区)全部受灾,176人遇难,城乡居民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三次产业遭受重创,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国家、省、市第一时间启动地震ⅰ级应急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与灾区人民心心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区,看望慰问干部群众和救援人员,指导抗震救灾。省委、省政府在芦山成立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王东明书记、魏宏省长亲自指挥。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民警、专业救援人员以及医疗卫生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等,从全国四面八方驰援雅安。市委、市政府紧急动员、精心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夺取了抗震救灾阶段性重大胜利。

争分夺秒抢险救援。坚持生命至上,第一时间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自救互救,统筹市内各种救援力量全力搜救被困群众、救治受伤人员。抢通因灾断道的国省干线公路和通乡通村公路,保证生命通道畅通。全力做好保障和协调工作,确保成都军区、成都军区空军、省军区、武警四川省总队等救援队伍,以及社会各界力量,迅速投入抢险救援。累计从废墟中搜救生还者163人,解救被困群众1800多人,救治伤员3万多人次,转移救治重伤员426人。同步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应急安置受灾群众71万余人。搭建帐篷11.7万顶,安装活动板房13.3万平方米,农村自建过渡房68839户,震后3个月全部完成受灾群众过渡安置。加强救灾资金和物资保障,调度应急救灾综合补助资金17亿元,及时发放各类救灾物资4.6万吨。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发放救灾口粮3.19万吨、生活救助金7.05亿元、过渡安置费2.32亿元,确保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有医疗救助。

迅速恢复生产生活。全力抢修受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确保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震后6小时,芦山恢复金融服务。震后9小时,雨城、名山恢复供气。震后36小时,全市商业网点基本恢复营运。震后7天,灾区通信全部恢复。震后10天,灾区基本恢复正常供水。震后15天,全市中小学全面实现复课。震后20天,灾区基本恢复正常供电。全面排查整治企业安全隐患,积极帮助企业恢复生产,震后1个月,受灾工业企业复产率达到50%以上。

强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配合编制《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1个专项规划。全市2251个项目纳入总体规划,估算总投资764.4亿元。坚守“五位一体”工作底线,加快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截至去年底,开工项目564个,开工率25.1%,完成投资115亿元,占估算总投资的15%。始终把城乡居民住房重建作为恢复重建的首要任务,在确保质量和安全前提下加快推进。落实灾损住房维修加固和重建补助政策,及时兑现补助资金19.64亿元。设立农房重建贷款担保基金,实施贷款贴息和利率优惠叠加政策,帮助重建农户贷款建房,发放贷款9.3亿元。加强建材供应和交通运输等保障。农房维修加固全面完成,农房重建开工5.7万户、开工率70.7%;城镇住房重建开工1.8万套、开工率46.1%。坚持优先安排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212所学校维修加固全面完成,学校新建项目开工43个,医疗卫生类项目开工43个,就业和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社会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有序推进。加快推进以交通为龙头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国道351线土建工程、国道318线和108线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全面落实监测、预警、排险、避让等措施,完成排危除险项目275个,启动工程治理项目30个,宝兴县冷木沟、教场沟等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强化协调服务,对口援建项目开工8个。

扎实有效开展“暖冬行动”。去年入冬以来,我们切实把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作为灾区的头等民生大事,严格落实“四防两保两加强”措施,对11738户群众自建过渡安置房进行保温加固,625户特困户实现搬新家过新年,4482户困难群众建房得到“一对一”帮扶;发放棉被49853床、棉衣裤28615件、取暖用品8085件、粮油221.8吨,成功实现“不遗漏一户、不遗漏一人,没有一人挨饿受冻”的目标。

各位代表,“4·20”芦山强烈地震,既是一次重大磨难,也是一次重大考验。面对灾难,我们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灾区社会秩序迅速恢复正常,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灾后恢复重建迅速开创新局面。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中央各部委、省级各部门、兄弟市(州)的倾力支持,得益于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得益于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的英勇奋战,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顽强拼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勇投身我市抗震救灾的广大干部群众,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民警,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工程建设者,广大志愿者和新闻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倾力支援我市抗震救灾的中央各部委、省级各部门、兄弟市(州)和社会各界,向德阳、绵阳、南充、攀枝花、自贡、泸州6个援建市,向踊跃为灾区提供援助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国际社会、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凝心聚力、克难奋进 <**r />2013年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发展

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人民政府认真履行职能,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沉着应对多重困难挑战,在全力抗震救灾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止滑回升。受“4·20”芦山强烈地震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全市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季度,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7%。地震发生后,经济发展严重受挫,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仅增长1.2%。面对严峻形势,我们全力组织恢复生产,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7.97亿元,增长3.9%;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2.9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4.27%,下降24.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2.82亿元,下降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32亿元,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54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8093元,增长12.6%;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

三次产业恢复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1%。粮食产量达到46.4万吨。新增特色产业基地8.8万亩、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有机农畜产品认证27个、四川省著名商标4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94个。转移农村劳动力34.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8.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主营业务收入上亿元企业达到84户,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7户。“3+1”优势产业实现产值350.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5.7%。一名微晶、王老吉等产业项目加快推进。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芦山产业集中区、荥经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加快建设。建成投运7个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7亿元,旅游从业人员达到2.4万人;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新开工商品房面积84.4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1.77万平方米。金融、保险、运输、通讯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城乡面貌不断改善。主城区雅州大道、雅园路、青年路实现改造提升;水中坝安置小区、大兴公租房等项目开工建设;老城区10.5千米供水管网改造完成,15处污水截流工程全面完成;南郊备用水源工程投入试运行。名山区和各县城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集镇建设步伐加快,荥经县龙苍沟镇、汉源县九襄镇全面启动“全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将灾后恢复重建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启动建设省级新农村成片推进示范县3个;规划的237个灾后新村聚居点开工建设193个。乐雅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创建成功,省级园林城市创建通过考评验收,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智慧城市和省级双拥模范城市创建步伐加快。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组织实施科技项目98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两免一补”工程扶助学生28.69万人次,营养改善计划惠及10.27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543人,开工建设幼儿园19个,6所普通高中达到教育现代化标准,高考录取率76.2%。乡村卫生一体化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在全省率先发放居民健康卡;9家县级及以上医院加快创建四川省数字化医院。建成省级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16个,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全部免费开放。新建全民健身路径64条,陆家坝体育活动中心开工建设。*开展“六五”普法。有效排查化解社会矛盾,集中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平稳有序。强化安全生产,开展食品药品、矿山、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发生。市级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初步建成。人口自然增长率3.54‰。民族、宗教、防震减灾、档案、保密、科协、地方志、社会科学、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扎实推进。

社会保障全面加强。公共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171.5亿元,占65.71%。“十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9%,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7092万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2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80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46.4万人。“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61.15%。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6%,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6%。城乡医疗救助14.7万人次。扶持17210名农村扶贫对象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保障性住房完成8083套。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慈善、红十字等工作扎实推进。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行政审批事项下放195项,行政审批项目承诺办理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提速62.5%。雅安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工作全面启动,雅安农村商业银行加快筹建。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营改增”试点顺利推进。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启动实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林权制度、户籍制度等改革*推进。与成都、凉山、攀枝花等周边市(州)的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汉源县、石棉县纳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并启动相关工作。石棉县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积极参加“三大招商活动”和第十四届西博会等大型会展活动,到位市外资金254.4亿元,增长9.65%。实现进出口总额6887万美元,增长61.33%;实际利用外资1142万美元。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持续加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森林覆盖率达到62.7%。管护天然林1296.06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94.27万亩,完成营造林48.32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4.7平方公里。建成省级生态乡镇5个、生态村47个。栗子坪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成功放归第3只大熊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企业19户。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16%。

在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主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152件和政协委员提案225件,办结率100%。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务公开工作*推进。强化政风行风建设,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财政一般性支出压减2423万元。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工作*推进。

各位代表,大灾之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市委统揽全局、精心部署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过去一年,全市人民戮力同心、共克时艰,汇聚了无穷的信心与力量;各级干部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付出了超常的艰辛与努力;广大官兵赤胆忠心、直面艰险,奉献了无悔的热血与生命;各界人士肝胆相照、同舟共济,倾注了无尽的爱心与真情。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支持和参与雅安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和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由于“4·20”芦山强烈地震影响,去年经济发展的部分预期目标没有实现。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艰巨繁重,特别是项目建设和产业重建速度亟待进一步加快。工业总量小、水平低,产业链条短,园区承载能力弱,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现代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亟需加快培育;高品质的旅游开发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招商引资质量亟待提升。城镇化步伐缓慢,城镇建设和管理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教育事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渴望在短期内难以满足。政风行风还需进一步改进。我们将诚恳接受人民群众和各位代表的批评,以敢于亮丑的勇气查找问题,以勇于担责的态度剖析原因,以勤于补短的行动实施整改,努力把政府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抢抓机遇、奋勇攀登 <**r />2014年各项工作务求新成效

2014年是雅安灾后恢复重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也是在新的起点上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开局之年。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千载难逢。今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执行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围绕后发追赶战略构想,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全过程,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灾后恢复重建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坚持“打硬仗”、“补欠账”,抓住灾后恢复重建大机遇,做好生态文明示范大文章,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完成省上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民生优先,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灾后恢复重建是事关雅安人民福祉的民生大事,也是我市加快后发追赶的历史性机遇。

加快规划项目的组织实施。纳入总体规划的2251个项目,确保4月20日前全面开工、7月20日前全部开工,年底累计完工907个、完成投资456亿元,建成一批事关民生和发展的重要项目,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关键性胜利。

优先实施城乡住房重建。兑现补助政策,强化信贷支持,做好建材供应、技术服务等保障工作,落实抗震设防标准,确保到3月底前,237个新村聚居点和农户建房全部开工;4月20日前,4482户由政府特别帮扶的困难群众建房全部完工,城镇住房重建全部开工;6月底前,城镇受损住房维修加固全部完工;年底农房重建全部完工,城镇住房重建完工30%以上。

加快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将学校、医院重建放在优先位置,抓紧开工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确保到4月20日前,累计开工公共服务设施项目957个,教育、卫生类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年底完工公共服务设施项目603个。

加快基础设施重建。以恢复和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重建。强力推进3条国道、5条经济干线和农村公路建设,加快震损水库、堤防、灌溉等水利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力争一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确保到4月20日前,累计开工基础设施项目95个;年底完工47个。

加快城镇体系重建。强化“中心带动、轴线集聚、县城提升、整体推进”,加强中心城区、县城和16个重点镇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确保到4月20日前,累计开工项目109个;年底完工5个。

加快产业重建。强化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增强灾区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确保到4月20日前,累计开工产业重建项目181个;年底完工63个。

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坚持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贯穿灾后恢复重建始终,强化监测预警,抓好排危除险。主汛期前,冷木沟、教场沟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185处应急治理、排危除险工程,107处损毁工程全部完成;年底累计完工地质灾害防治项目38个。加快生态修复,4月20日前,累计开工项目137个;年底完工37个。

统筹推进农村建设、土地利用、防灾减灾等工作。

二、加快转型升级,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推进工业强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是我市迫在眉睫的任务。

加快园区建设发展。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完善园区运营管理模式,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高质量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力争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石棉、汉源两个省级工业园区和荥经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大力支持芦山产业集中区等县级工业集中区做优做强。

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依托自身优势,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以“3+1”优势产业为基础,促进现有企业提质增效扩能,通过5年时间,努力将水电矿冶培育成为500亿元产业,农产品加工培育成为300亿元产业(其中:茶叶产业100亿元、林竹产业50亿元、中药材产业50亿元),机械制造培育成为100亿元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培育成为100亿元产业。今年,水电矿冶产业产值突破230亿元,机械制造业产值突破60亿元,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60亿元,茶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积极引进、培育发展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

扶持壮大骨干企业。保障骨干企业建设用地,对重点项目优先推荐国家和省上扶持计划,优先纳入金融机构信贷支持计划,优先列入招大引强推介对象。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力争新培育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2户、过5亿元企业4户、过1亿元企业8户。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帮助企业引进和留住高端人才。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

强力推进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加快建设国家和省级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启动碲铋项目科技攻关工作。强化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发展铅锌、磷化工、工业硅等载能产业,纺织、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雅化集团、青江机械、金红叶等企业退城入园步伐。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落后企业和困难企业,鼓励关联产业和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企业17户以上。

三、坚持强农惠农,全面深化“三农”工作

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始终关系我市发展大局。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大财政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力度。及时足额兑付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整合涉农资金,打捆使用、重点投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山水田林路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修复受损农田3万亩以上;改造农村公路29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灾后恢复重建350公里;新增有效灌面4.71万亩;新建农村沼气池6200口;改善和解决3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国家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现代农业、畜牧业、林业产业重点县建设,继续抓好万亩亿元示范区建设。做优做强茶叶产业,发展壮大中药材、果蔬、畜牧、水产、林下种养等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林竹精深加工业。新增有机食品生产基地3万亩,改造低产茶园10万亩,新建干果产业基地5万亩。抓好粮食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建设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芦山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做大做强现有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发展一批基础好、潜力大、带动力强的成长型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蒙顶山茶”、“大渡河”、“二郎山”等品牌的知名度,全力创建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新增100家、规范发展2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实施“百点新村”工程,加快推进首批20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试点。扎实推进石棉、汉源、雨城3个第二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四、发挥特色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促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大熊猫文化产业园、茶马古道民族文化产业园建设,加速构建大熊猫生态文化、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等文化旅游产业带,积极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加快受损旅游基础设施重建,构建市内旅游环线,提升旅游综合接待服务能力。碧峰峡、蒙顶山景区要全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栗子坪(孟获城)、周公山温泉、喇叭河、东拉山等景区深度开发;强力推进牛背山、汉源湖、大川河等景区招商工作。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加大藏茶、黑砂、木雕、石雕等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力度。提升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全年旅游综合收入80.5亿元,增长13.9%。

积极发展生产**业。努力构建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类型多样、优势互补的金融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金融产品服务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向县(区)延伸发展,规范民间融资活动。启动建设雅安物流园区,加快建设川滇藏商贸物流园区、天全物流中心。启动建设汽车零配件、特色农产品等专业市场。加快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推进4**络建设和应用,推进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引导、支持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和专业商务服务机构。

加快发展生活**业。启动建设城市商贸中心,加快农贸市场建设。强化产销对接和农超对接,推进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抓好电子商务推广应用。加快实施“民芯工程”。支持养老、健康、文体娱乐等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养老、失业、医疗、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向社区延伸。引导特色餐饮业转型发展。

五、强化投资拉动,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项目投资既能增加即期需求,又能扩大未来供给,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是我市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

加快建设一批项目。实施市以上重大项目391个,完成投资243亿元。加快推进川藏铁路成都(朝阳湖)至雅安段、雅康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铜头引水、永定桥水库、九龙水库等水利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大岗山、锅浪跷、民治、出居沟等能源项目;开工建设雅安至武汉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加快推进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建设。

储备引进一批项目。*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从重建政策、对口援建、优势资源、产业配套等方面策划挖掘项目,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补充重点项目储备库。着力引进一批投资量大、带动力强的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项目,提高产业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完善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强化协调推进责任,坚持每月分析督办,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科学组织施工,严格质量管理。加快重点项目征地拆迁进度,保障建设用地需求。协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全年新增贷款90亿元。发挥电力优势,用好丰水期富余电量消纳资金和每年15亿度留存电量政策。强化组织协调,保障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供给。

六、优化城镇布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既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扩大内需、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

强化中心城区建设管理。疏解老城、拓展新区,大力实施旧城和棚户区改造,强化姚桥新区建设,推进大兴组团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雨城、名山、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城市道路、桥梁、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建设主城区北外环线,加快建设雨名连接线,年底前建成大兴大桥,完成110千米供排水管网建设。改造成雅高速公路姚桥、北郊、多营进出口大道,提升城市门户形象。突出亲水特色,分步打造“一江三河”景观,开工建设周公河左岸道路景观工程,完成姚桥滨河公园建设和北纬30度公园主体工程。强化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城市环境。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积极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

加快县城和重点乡镇建设。加强对县城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推进城市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水、电、气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坚持新区拓展和旧城改造并进,突出县城特色,提升县城形象。注重个性特点和历史文化传承,强力推进芦山县龙门乡、飞仙关镇,天全县始阳镇、紫石乡,宝兴县硗碛乡,荥经县龙苍沟镇,雨城区上里镇、中里镇,名山区百丈镇等重点乡镇重建,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吸引人口适度集聚。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条件,逐步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抓好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继续实施“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完善并落实好农民工参加各项社会保险政策,统一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失业保险管理,将农民工及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医疗保障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七、办好民生实事,*推进社会建设

强化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政府的为政之责。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九项民生工程”。切实办好20件民生实事:免除6100名经济困难家庭高中学生学费;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提供免费婚前体检;新建(改造)养老床位940张,建设28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18800名困难家庭的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对民族地区城乡“三无”、“五保”对象和孤儿全面提供集中供养;对13712名重度残疾人护理费用给予资助;对初次创业并吸纳3名以上劳动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次性给予1万元的创业补贴;将2014年竣工公租房的30%定向出租给农民工;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对638个行政村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给予补助;完成78个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恢复重建;新建19个乡镇计生服务站;恢复重建广播电视站74个、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台(站)20处;秋季开学前完成179所学校恢复重建任务;修建7040处分散农户污水处理设施;恢复重建乡镇文化站93个,配送社区书屋25个、农家书屋449个;养护农村公路5219.68公里;建设通组公路(林区道路)1000公里;建立健全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中心城区新增公共停车位500个以上。

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教育质量五年振兴计划,培育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学校,推进名师、名校(园)长工程,稳步提升教育质量,改善优秀教师和学生流失现象。大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积极构建优势互补、有序竞争的教育发展格局。创新机制,引进优质民办学校办学,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百姓。规范保教行为,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解决农村学校优质资源覆盖问题;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稳步提升教育质量;全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区规划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建成市广电中心并投入使用,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参加四川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第十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积极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加快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老龄事业。做好防震减灾、地方志、档案、保密、科协、社会科学、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全民创业,推进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新增就业16000人。完善各类困难群体救助机制,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水平。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分别覆盖42.5万人和28万人。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扩大城乡医保覆盖面。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扶持,加快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五大扶贫工程”,扶持13500名农村扶贫对象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立足库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持续抓好库区后续建设、后续管理、后续发展、后续稳定工作。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坚持依法治市。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做好“六五”普法工作;加快“平安雅安”建设,加强重点区域、重要目标安全保卫,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确保社会治安秩序良好;进一步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力量,推动“大调解”工作向纵深发展;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强化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在高危行业全面推广安全生产责任商业保险统保;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攻坚年”行动,加快县乡及以上公路危险路段路侧安保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煤矿整顿关闭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推进安全社区建设。深化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营造放心消费、安全消费的良好环境。加快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设,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基础。加强国家安全、民族、宗教、保密、人民防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

八、注重永续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实现美丽雅安永续发展的基础。

强化生态资源转化,加速提升生态经济效益。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建设,争取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为抓手,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全过程。坚持不懈地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静心持久地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把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独具特色的生态经济优势。

强化生态基础工程,确保生态资本永续可用。加快修复震损林地、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强化饮用水源地水源保护设施修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5平方公里。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生态工程,加快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级示范市。启动建设芦山围塔漏斗、芦山河、天全河等湿地公园。加快建设大相岭、小相岭大熊猫生态放归基地。力争大相岭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保护区。

持续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美丽雅安永续发展。严格遵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纳污能力限制“三条红线”,加强饮用水源管理保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提升城乡环境质量。继续做好空气质量常规监测。加强环境隐患排查和整治,加大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惩处力度。强化工业企业、机动车尾气、城市扬尘污染监测治理。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省定目标。

九、加快改革开放,全面激发后发追赶的活力

改革产生动力,开放促进发展,合作实现共赢。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严格落实“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直接办理。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支持股份制银行在雅安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组建雅安农村商业银行,完成雅安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整合、规范投融资平台,推动发行灾后恢复重建债券,适度扩大直接债务融资规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市县(区)分税制财政体制,继续推进增值税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盘活农村各类产权。探索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和生态补偿、碳汇交易等制度。加快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稳妥推进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成市县(区)政府部门机构改革任务。推动劳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灾后恢复重建机遇,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强化外贸出口和外资利用,实现进出口总额711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强化科学招商、专业招商、务实招商,出台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配套优惠政策,亿元以上投资项目由引进单位或园区负责全程代办相关手续,对投资者居住、生活、医疗、子女入学等提供“保姆式”服务。积极主办灾区招商引资推介会,精心组织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第十五届西博会等大型招商活动,确保到位市外资金285亿元。今年各县(区)至少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2个。

加快推动区域合作。抢抓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资阳、遂宁、雅安同城化发展机遇,以经济合作为主攻方向,主动融入、配套、服务成都经济圈。加快推进成雅合作园区建设,启动建设雅双产业合作园。加强与藏区合作。提升对周边地区的服务和辐射能力,吸引人口集聚和产业聚集。强化与攀枝花市、凉山州的合作,推动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强化与对口援建市在技术、产业、市场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加强与四川农业大学的合作,不断完善雅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着力壮大县域经济。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出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进一步理顺市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完善对县(区)的综合考核办法。支持各县(区)依托资源和传统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坚持整体联动、错位发展,支持东部片区(雨城、名山、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和荥经的一部分)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和城市经济;南部片区(石棉、汉源)依托水能、矿产和特色农业优势,加快发展清洁载能产业和特色效益农业;西北片区(芦山、天全、宝兴和荥经的一部分)突出生态功能区定位,加快发展生态经济。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十、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构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主动履职、主动担责、主动作为,是做好政府工作的基础。

增强为民执政的意识。*开展政府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真诚听取群众意见,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心关注群众疾苦。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满腔热情、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充分考虑群众意愿,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提升依法行政的水平。将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健全重大问题专家咨询、社会公示、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听证等制度,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与人大、政协的沟通协调,及时主动报告工作、通报情况,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开展工作。

锤炼务实高效的作风。把求真务实、高效运转作为检验政府工作的标尺,树立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作风,在抓落实上下功夫、求实效。弘扬“5+2”、“白加黑”的奉献精神,增强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打好灾后恢复重建的“硬仗”,补上建设发展的“欠账”。严格目标管理,加强督查督办,严查不落实的事,处理不落实的人,解决不落实的问题,坚决杜绝“中梗阻”现象,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坚决防止和纠正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等问题。

恪守廉洁从政的底线。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整治“四风”问题。强化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对重大项目、专项资金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确保敢干事会干事、能干事不出事。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努力建设一支作风过硬、廉洁奉公的公务员队伍,以廉洁勤政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各位代表,新的机遇带来新的希望,新的使命开启新的征程。时代赋予重任,奋斗铸就辉煌。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为奋力促进雅安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而努力奋斗!

较旧一篇:2014年渭南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4年蕲春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