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10日在东营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东营市市长 <**r />申长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工作总要求,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增实力、上水平”的工作大局,务实创新,积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积极应对困难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外需萎缩、经济下行的困难情况下,我们及时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主要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初步统计,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250亿元,同比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7万亿元,增长19.5%,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企业达到24家。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3.79亿元,增长1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00亿元,增长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84亿元,增长13.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48亿元、贷款余额2161.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453.2亿元、349.9亿元。

(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施了总投资268亿元的22个重点项目,渔业、畜牧、食用菌等优势产业规模效益不断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9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339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河道治理、灌区改造等一批水利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8.7万亩。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了529个项目,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33.4%。认真落实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若干政策,金融、物流等重点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6%。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14项,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国际创新园获批组建,国瓷公司获得我市首个中国专利金奖。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推进。

(三)加强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中心城实施了52项重点工程。大剧院、体育馆等九大公益场馆完成主体;金湖银河水系开挖和湿地建设基本完成,园博园主展馆开工建设。东城工业品市场、西城商河路商业街等片区改造基本完成,建设改造城区道路19公里。加快城市绿化美化,建设改造城市公园7处,新增绿地115万平方米。积极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新建改造农村社区38个、农村公路500公里,黄河南展区村庄改造扎实推进。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通过验收,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东营港十大业主码头和公共管廊带建成投用,东营至旅顺滚装航线复航。胜利机场新开通四条航线。德大铁路建设扎实推进,黄大铁路、东营港疏港铁路获国家、省核准。济东高速东营段、广利港疏港公路开工建设。大唐东营电厂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四)狠抓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加强水气污染治理,实施环保重点工程76项,新建城乡污水处理厂10座,取缔土小污染企业182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项目37个,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116个、重点减排工程项目61个、循环经济项目58个,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污染物排放量等实现控制目标。继续加强造林绿化,完成造林12.4万亩。自然保护区修复湿地10万亩,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五)加大统筹发展力度,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油地团结共建不断拓展,签署了油地共建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一批共建项目顺利推进,展现出油地大融合、大发展的广阔前景。油地校合作共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启动实施。军地协商解决了一批事关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市属两个开发区产业聚集明显加快;各县区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六)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出台了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的意见,民间融资规范引导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县地方金融监管机构挂牌运转。“营改增”试点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实施未利用地开发14.2万亩,净增耕地5.8万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102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运营。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进出口总值128亿美元,其中出口56亿美元,分别增长3.5%和12.4%;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增长19.1%;境外投资增长52%,对外工程营业额3.3亿美元。

(七)繁荣发展社会事业,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等工程,新建改造学校、幼儿园116所,高中段学校布局调整和小班化教育试点启动实施。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市立儿童医院建成投用;公立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县级及以下公办医疗机构全面实行“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率先并轨运行。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成功承办十艺节优秀剧目展演,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取得较好成绩。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六五”普法工作扎实有效。我市运动员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平安东营建设,开展社会治安环境集中整治百日行动,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开展,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对口支援取得新进展。

(八)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90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12640元、增长10%。十件民生实事完成年度计划。有效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61万人。新型农民学校培训41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2万人。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医保、低保、五保等保障标准居全省前列。建设保障性住房1.5万套,油田职工住房新一轮工程启动。新建改造城乡养老设施115处,市级养老产业园开工建设。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对中心城6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环境面貌显著改善。

各位代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最大的民生。我们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抓手,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部门监管责任,*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平安行·你我他”活动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加强油气安全综合整治,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督促整改了一批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以市委工作会议召开为标志,拉开了东营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的序幕。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推动干事创业的总开关,必须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工作标准,用解放思想指导实践,提升境界谋划发展,创新理念推进工作。推动新一轮发展是全市上下的根本任务,必须加强战略谋划,创新思路举措,集中解决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项目建设是实现跨越发展的“牛鼻子”,必须紧紧抓在手上,靠项目做强产业、靠项目转型升级、靠项目调整结构、靠项目增强实力、靠项目支撑发展。提质增效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中心,必须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到推动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政策措施的落实中,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民生投入,每年实施一批民生实事,不断增进群众福祉。作风建设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着力推进工作落实,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这些成功经验,既是全市人民在推动新一轮发展实践中的深刻体会,也是指导东营未来发展的重要启示,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一年来成就的取得,是在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油地军校、社会各界团结奋斗、携手共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积极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帮助东营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生产总值、进出口等指标没能达到预期目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依然较大;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重化工业比重过大,服务业发展滞后,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发展方式仍然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的动力活力不足,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制约不断加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巨大;安全生产隐患较多;社会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机关作风、服务效能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改进。

二、面临的形势和2014年工作总体要求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推动东营新一轮发展的攻坚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综观国内外形势,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必将**强大的改革红利。经过建市三十年的发展,我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内生动力显著增强,黄蓝国家战略*实施,“投资洼地”效应更加凸显。尤其是去年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为东营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力量。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外发展环境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们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改革意识,既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又要充分估计困难和挑战,改革创新,积极作为,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以“转作风、促发展,提标准、上水平”为主题,*实施黄蓝国家战略,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更加注重强化创新驱动,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推动东营大发展大跨越。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进出口总值、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07‰以内,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要坚持“三高一大”的工作总要求不动摇,坚持“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增实力、上水平”的工作大局不动摇,坚持“一个龙头、三个增长极”的发展布局不动摇,坚持推进工作转变、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不动摇,坚持推进改革创新增创发展新优势不动摇,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全面发展不动摇,着力推动东营新一轮发展上水平。只要全市上下、油地军校、方方面面万众一心,携手共进,集聚正能量,再鼓新干劲,就一定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夺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

三、2014年重点工作

(一)在抓好牵动全局的大事上取得更大突破。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事关长远、牵动全局的大事为抓手,扎实开展“三大专项行动”、全力抓好“十件大事”,带动整体工作上水平。

三大专项行动:一是城市公共安全提升年行动。以中心城为重点,突出油气管线安全、道路交通、建设工程、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确保全市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确保不造成重特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确保不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影响干扰全市新一轮发展。二是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年行动。铁腕治理水气污染,严厉惩治破坏生态环境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把新上项目能评环评安评关口,实施一批重点减排和治理工程,加强生态建设,促进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三是乡村文明建设提升年行动。按照“整体启动、分类推进,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制定规范、全面提升”的原则,统筹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乡村文明行动,推进村庄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和城乡环卫一体化,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文明程度。

十件大事:第一,加快东营港建设,开工建设北防波堤、2个突堤及沿线泊位,启动实施10万吨深水码头建设;抓好已建成码头和滚装航线运营,拓展散杂货和集装箱业务,扩大港口吞吐能力。第二,依托仙河镇规划建设东营港城,完善提升规划,启动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兴港公路建成通车。第三,力争开工建设东营港疏港铁路。第四,启动广利港建设,加快疏港公路建设。第五,实施市一中、二中、中专学校迁建,优化学校布局,提升办学水平。第六,加快建设市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中心暨内科综合病房楼,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第七,实施“137”计划和“双十工程”,培育一批“台柱子”企业。第八,推进设立东营综合保税区,打造高层次开放平台。第九,支持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国家级农高区。第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确保顺利通过考核验收。

(二)在加快经济转调上迈出更大步伐。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东营新一轮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目标要求。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着力打造东营经济升级版。

抓大项目好项目促转调。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转调的主要抓手,加快推进294个亿元以上续建项目,开工建设310个亿元以上项目,突出抓好7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精心筛选论证项目,做到开工建设一批、洽谈签约一批、论证储备一批。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推进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达效。注重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突出抓好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和现代农业项目。

加快新型工业化促转调。一是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提升。围绕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橡胶轮胎等优势产业,实施以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为核心的改造工程,重点抓好198个过亿元项目,促进存量优化、工艺升级、产品升档。二是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高效发展。围绕石油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坚持高端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重点抓好93个过亿元项目,提升自主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提高研发、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三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突破。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等产业,重点抓好73个过亿元项目,带动新兴产业跨越发展。鼓励传统工业企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发展。四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持发展物联网、电子商务和信息产业,集中抓一批“两化”融合发展示范企业、示范项目,提升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现代化水平。

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转调。认真落实政策措施,集聚各类资源向服务业倾斜,促进服务业突破发展。一是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规划建设金融集聚区,重点引进外资银行、金融机构地区总部、功能中心,加快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推动华东石油交易中心等要素市场建设发展。支持保险业深度发展。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等主导产业,加快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特色鲜明的现代物流园区,引进培育一批大型物流企业,推动物流业集聚发展。三是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突出抓好重点景区总体规划和产品开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提升旅游吸引力和综合效益。四是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业。加强公共平台建设,实施软件园三期工程,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提高服务外包业规模和水平。鼓励引导企业剥离非主营业务,促进生产**业加快发展。把发展服务业与促进消费结合起来,扩大消费需求,推动消费升级。

支持企业发展促转调。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转调的主体。必须从政策上倾斜,从要素资源上支持,从排忧解难上服务,形成支持服务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稳定骨干企业生产,提升企业运行质量。继续实施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驻企联络员制度,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土地、市场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鼓励融入大企业产业链,推动快速成长。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新生代企业家。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转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一批创新园区,重点推动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大学科技园、胜利科技创新园等园区建设。提升一批创新平台,重点抓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壮大一批科技型企业,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引导更多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完善一批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加强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城市建设,推进科技金融融合,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黄河三角洲学者”、“金蓝领”培训等重点人才工程,强化创业人才政策扶持,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推动多出人才、多出精品。

(三)在提升“三农”工作水平上下更大气力。“三农”问题事关“两个率先”的大局,必须按照“三个导向”的要求,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种植养殖业,继续深化粮棉菜高产创建活动,鼓励发展种子、种苗研发培育等产业,提升农业增量。围绕畜牧、渔业、食用菌、林果、蔬菜、花卉和休闲观光农业等优势产业,创新种养模式,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优化农业存量。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具示范推广力度,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大力发展园区农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向农业,发展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农业园区,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加快发展。加强家庭农场建设,年内发展到200家。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施一批精深加工项目,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力争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发展到12家。更加注重品牌策划和宣传营销,打造区域性物流交易平台,提高黄河口名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整合检测资源,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组织农民进入产业链经营。

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利用3-5年时间,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今年重点实施55个项目,改善除涝面积170.6万亩、灌溉面积69.3万亩。加快实施广饶、利津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工程,新建改造农村公路480公里,搞好农村电网续建配套。加快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和重点园区水源工程,完善黄河口中心渔港基础设施。

(四)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争取更大作为。按照区域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快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着力推进油地军校协同共建。油地军校团结结合,是东营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强大动力。我们要牢固树立“一家人、一盘棋”的思想,高举团结发展的旗帜,完善合作机制,提升合作水平,携手推动区域发展繁荣。*推进工作结合,支持胜利油田建设高产稳产大油田,支持石油大学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支持济军生产基地加快改革发展。*推进资源整合,挖掘区域资金、科技、人才、市场、土地等资源潜力,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等合作载体,引导油军校企业入园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力量融合,加快城市建设、民生保障、基础设施一体化步伐,进一步提高市民生活水平,携手共建和谐幸福美好家园。

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经济板块。按照“一个龙头、三个增长极”的发展布局,鼓励支持各县区、开发区在转型升级、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等方面率先突破,引领全市新一轮发展上水平。广饶县,要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打造带动区域发展的大龙头、好龙头、强龙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转方式调结构的先行区、城市发展的新空间、全市新一轮发展的最大增长极。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和河口区,坚持港区城一体发展,建设现代生态化工基地、国际物流港和现代化滨海城市,打造北部经济增长极。东营区和垦利县,着力发展石油装备、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打造服务功能完善、高端要素聚集、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主城区增长极。利津县,要抓住全市支持发展的机遇,加快赶超步伐,整体提升发展水平。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促进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河口蓝色经济开发区、利津滨海新区一体化发展,推动北部沿海经济隆起带加快崛起。

(五)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达到更高水平。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握节奏、突出重点,着力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建设秀美宜居中心城市。高标准编制城市规划。突出东营因油而建、东城开发、新城建设不同时期历史文化特色,科学编制各类规划,严格规划管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高水平推进城市建设。加快科技馆、青少年宫等续建项目建设进度;启动实施一批新建项目,城市道路重点抓好东一路南延等工程,生态建设重点抓好森林公园等工程,新区开发重点抓好生态新城、金湖银河等片区,旧城改造重点抓好油城广场等片区,市政公用设施重点抓好南郊水厂二期续建等项目。高效能加强城市管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中心城区数字化管理全覆盖。以星级小区和社区品牌创建为抓手,推动实施便民服务进社区试点工程,全面提升小区规范化建设管理水平。按期完成园博园工程,全力办好第五届省园林绿化博览会。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县域中心城市骨干支撑作用,推进县城建设。推动产城融合,全面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重点支持市级试点强镇、省级示范镇和国家级改革试点镇加快发展。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重点推进城中村、乡镇驻地村拆迁改造。加强城镇市政设施建设,完善提升社会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完善城镇一体化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高胜利机场配套服务能力,加快国产大飞机试飞基地建设。推动黄大铁路、淄东铁路建设改造尽快开工,建设东营火车站,争取德大铁路、寿平铁路建成通车。加快济东高速东营段建设,做好长深高速、沿海高等级公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大唐东营电厂、胜利电厂三期工程。积极推进沿海防潮堤建设。

(六)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采取更实举措。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战略任务,加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必须从污染治理入手,加快建设生态东营、美丽东营。

加强污染综合整治。全面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完善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加快建设东城南、西城北等城乡污水处理厂,确保达到“一镇一厂、水质改善”的目标;每条省控、市控河流至少建成一处湿地净化工程。大力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开展城区建设扬尘治理集中行动,绿化城市**土地,严控工业废气、烟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快淘汰黄标车并实施区域禁行,抓好燃煤电厂、城区燃煤锅炉和石化企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建设完善自动监测系统。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造林绿化。完善林场经营管理体制,提高林木养护管理水平。继续抓好“三网”和重点绿化工程建设,实施沿海基干林带提升工程。继续实施金湖银河生态绿化工程,完善生态水系。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建设5处省级湿地公园。加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争创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加强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支持企业节能改造,*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实行合同能源管理,严格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和居民生活等领域节能。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出台土地利用管理办法,推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园区和循环经济企业试点,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和工艺。鼓励发展低碳经济。扩大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七)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实现更大进展。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切实增强科学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积极有序地深化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做好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培植高效财源,强化税收征管,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做好“营改增”试点工作;改进预算管理和监督,大力压减“三公”经费开支,集中财力保民生、保重点、保在建;健全政府性债务和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地方金融监管,鼓励金融创新。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扎实做好各类农村产权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扎实推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推动出口稳定增长。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强重点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和出口龙头企业扶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大宗商品进口。整合口岸监管资源,推动电子口岸建设。加强招商选资,瞄准国内外大企业,引进一批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项目、高端服务业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抓好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建设,推动东营港新建码头对外开放,构筑一批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扩大对外投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全球布局产业链,搞好境外资源合作开发、优势产能转移,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八)在为群众谋福祉上取得更多实效。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稳定和扩大就业方面:完善并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000个以上,扶持创业5000人以上,带动就业2万人以上,创建一批创业型示范乡镇和示范社区。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快“一中心四园区”等创业基地建设。办好新型农民学校,增强群众创业致富能力。

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推动社会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转变,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标准。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30元,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提高400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每人每年提高80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360元,全面铺开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6处养老机构、30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70处农村幸福院、3处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

在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方面: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加快中心城学校、幼儿园建设,启动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小班化教育试点,引导学校特色发展。支持东营职业学院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加快市技师学院二期工程建设。推进油地校合作共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实现以新的办学体制面向全国招生。

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方面:继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健全完善重大疾病防控机制,提升疾控机构实验能力。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中心,强化基层基础,积极应对新形势,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施“四德”工程,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实施“进千村乐万家”活动。加强网络管理,规范传播秩序。办好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等活动,备战第二十三届省运会,加快建设10分钟健身圈。

在住房保障方面:实施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工程,年内新建保障性住房1.13万套。完善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和服务管理机制。建设61个新型农村社区,加快推进黄河南展区旧村拆迁改造工程。支持胜利油田、济军生产基地职工住房建设。

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有效整合检验检测资源,加强基层监管执法力量,逐步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过程控制,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开展专项整治,从严查处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普及法律知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推进平安东营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揽工程、阻挠施工等不法行为。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贯彻市委转变作风真抓实干的要求,不断增强抓推进、抓落实、抓成效的能力,切实担负起推动新一轮发展的重任。

一要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新一轮发展,必须破除自我感觉良好的自满心态、破除传统的思维方式、破除只重当前不谋长远的短视观念,不断强化忧患意识、争先意识、机遇意识,以更高境界更高标准谋划和推进新发展新跨越。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用新的体制机制解决问题,用新的方式方法推动工作。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矢志不移的决心、扭住不放的韧劲、攻坚克难的勇气,把东营的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二要改进作风、扎实苦干。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开展发展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继续实施“效能提升”工程,加强“庸懒散”专项治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优良作风,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把更多精力放到研究工作、谋划发展上来。倡导扎实*的工作作风,接地气、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强化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督查考核,严明工作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三要依法行政、科学决策。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管理事务,切实做到守规矩、重程序、按制度办事。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跟踪问效等机制,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扎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广泛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

四要廉洁勤政、执政为民。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强化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追究失职渎职行为,严厉查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公务接待规定,建设节约型机关。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推动新一轮发展,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担当,锐意进取,以百倍的信心、百倍的努力、百倍的干劲,为加快推进“两个率先”、推动东营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而努力奋斗!

较旧一篇:2014年郴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4年连云港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