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范文大全  >  书函范文  >  感谢信范文  >  2016年杭州G20峰会《致广大市民的感谢信》

2016年杭州G20峰会《致广大市民的感谢信》

发布时间:2019-04-11 08:26:16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美国倡议下,G20提升为领导人峰会。2009年9月举行的匹兹堡峰会将G20确定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标志着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目前G20机制已形成以峰会为引领、协调人和财金渠道双轨机制为支撑、部长级会议和工作组为辅助的架构。G20迄今已举行10次峰会,第十次峰会于2015年11月15日至16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

同七国集团和八国集团相比,G20具有以下特点:1、代表性。G20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平衡,人口占全球的2/3,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2、平等性。G20采用协商一致的原则运作,新兴市场国家同发达国家在相对平等的地位上就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交换看法;3、实效性。G20峰会通过一系列重要决定,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推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积极参与G20活动。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G20布里斯班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布里斯班峰会宣布由中国举办2016年G20峰会。

2008年华盛顿峰会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第一次峰会。峰会就各国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维护世界经济稳定达成重要共识,通过了47条金融领域改革行动计划。

2009年伦敦峰会

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在英国伦敦举行第二次峰会。峰会出台总额1.1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计划,向国际社会发出了团结一致和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有力信号,提振了市场信心。

2009年匹兹堡峰会

2009年9月24日,二十国集团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第三次峰会。峰会确立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地位,确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两大金融机构量化改革目标,启动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以及相互评估进程,并就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机制化等达成重要共识。

2010年多伦多峰会

2010年6月26日,二十国集团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第四次峰会。峰会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妥善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挥积极作用,要求在11月首尔峰会前完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同时为发达国家削减赤字和公债设定了量化指标和时间表。

2010年首尔峰会

2010年11月12日,二十国集团在韩国首尔举行第五次峰会。峰会完成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量化改革目标,就全球经济失衡制定参考性指南达成原则共识,并将发展问题列为二十国集团长期议题。

2011年戛纳峰会

2011年11月3日,二十国集团在法国戛纳举行第六次峰会。峰会承诺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促进增长和就业行动计划,就建立更为稳定和抗风险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全球经济治理达成重要共识,对应对欧债危机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议还确定2013年、2014年、2015年峰会主办国分别为俄罗斯、澳大利亚、土耳其。

2012年洛斯卡沃斯峰会

2012年6月19日,二十国集团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举行第七次峰会。峰会承诺致力于保增长、促就业、促稳定,继续支持欧洲国家处理好主权债务问题。为确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拥有足够资源应对世界经济领域的风险,不少国家在会上宣布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增资。峰会还在加强国际金融体系、贸易、发展等方面达成积极共识。

2013年圣彼得堡峰会

2013年9月5日,二十国集团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第八次峰会。峰会决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特别是决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把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延长至2016年。各方关注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呼吁有关国家采取负责任的政策,调整货币政策时同各方加强沟通。

2014年布里斯班峰会

2014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第九次峰会。峰会以增长、就业和抗风险为主题,主要讨论世界经济形势、全面增长战略、经济改革、就业、国际贸易、能源等议题。峰会决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保护主义,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全球能源治理,致力于实现未来5年二十国集团整体经济增长在当前政策水平上额外提高2%以上的目标。会议宣布由中国主办2016年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