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教父

作者:八月炸



    1883年,漠河老金沟一带一个鄂伦春猎人葬马挖**时拣到一个大金块,消息不胫而走,俄日美英法德等多国冒险家蜂拥至此,疯狂盗采黄金,全盛时,漠河一带有金匪1.5万人,盗走的黄金不可胜数,仅1882至1883年,俄人就至少盗走黄金21.9万两之多。1885年,清政府任命吉林候补道员李金镛为漠河金矿局督办,夺回被金匪霸占的漠河金矿,李金镛不辱使命,率人重走此驿道,并在两年内完成了清除金匪、筹办矿业等工作,祭山开工当年,即从这里获金近2万两。直到现在,采金人在挖矿井前都要先拜李金镛的灵位,用一根木棍系一块红布,当成李金镛像,保佑自己采金顺利。

    三十二站和三十三站。

    三十二站即洛古河站。今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漠河乡洛古河村,洛古河支流兴华沟沟口,洛古河金厂旧址。位于老沟西部七八十里处。黑龙江南源额尔古纳河,与北源石勒喀河在洛古河村合流,形成黑龙江源头,始称“黑龙江”,洛古河村誉称“黑龙江源第一村”。

    三十三站即八道卡站,在三十二站西80里处,在恩和哈达河西岸……

    因此,恩和哈达,是黄金之路的第三十三站,也是黄金之路的终点站。这最后一站,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境内。

    到恩和哈达,必先经过洛古河。洛古河以北十几公里处,是黑龙江源头。这条闻名的大江的源头是由南源额尔古纳河、北源石勒喀河汇合而成,两河汇集后,逶迤东去,直奔大海。他们就是在洛古河源头登岸,徒步5公里左右去的恩和哈达。

    十多年以前,恩和哈达是莽莽大森林中的一个小镇,因为这里方圆五百多公里渺无人烟,所以一度镇政府只有3个人上班。再后来镇也撤了。镇撤了,但林子需要保护,所以恩和哈达就留下了三个单位,分别是额尔古纳市公安局恩和哈达边防派出所、北部原始林区森林公安局恩和哈达派出所和一个森林管护站。虽是三个单位,但加在一起才12个人,也就是说,方圆5913平方公里的大森林中,只有这12个人守护着。

    当吴天放他们走进恩和哈达边防派出所时,受到了3位值勤官兵的热情接待。官兵们在大山里常年见不到人,见我们这么多人来,都非常兴奋,很热情地向他们介绍当地的情况。当听了他们工作的介绍后,大家都陷入了沉思冲吧泰妍最新章节。是啊,他们在离城市几百公里的大森林深处,任何给养都是靠小车一点点捎来,因为没有电,几乎吃不到新鲜食品。这还不算,因为他们都是现役军人,所以军官一年才能回一次家。平时,三个单位各司其职,只有在过大年时12个人才能聚在一起吃顿饺子。如此艰苦的条件,他们依然默默承受着、工作着,成为这大森林忠实的守护者。

    当吴天放他们就要离开三十三站恩和哈达了。官兵们舍不得我们走,提出和他们合影留念,尤其希望和旅行团中的的女同志们合影留念。恩和哈达离黑龙江源头码头大约五六公里路程,官兵们虽然汽车燃油有限,但还是坚持用唯一小车送他们。他们很过意不去,但为了给他们省点油,准乘四人的小车他们挤进去了八个,有两个实在塞不下,只好龟缩在小车的后备箱里。他们一共十六人,小车往返两趟把他们送到了码头。拥挤在车内,有同事还开玩笑:请问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在哪儿?回答:就是这车了!还有同事说:幸亏这是在野外大森林里,否则,交警该急眼了。

    在黄金之路上,吴天放他们听到了一个关于呼玛河盛产大马哈鱼的美好传说。曾几何时,每到金秋来临,南归的雁阵在空中飞过,成群的大马哈鱼就告别鄂霍次克海,经鞑靼海峡入黑龙江,来到这里繁殖。每当汛期来到,大马哈鱼像滚滚的羊群从黑龙江涌入呼玛河,河水如沸,连船浆也无法划动。一位穿白衣、骑白马的将军在奔赴抗击沙俄战场时,正值八月。当其时,大马哈鱼群挤满了河面,无法行船,白将军便率领人马踏着鱼背走过河去。

    这不由让吴天放想起了小学课本里那句描述东北的诗:“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很有意思的是,关于黄金之路的起源,有众多的版本。最常见的一个版本是“康熙皇帝御驾亲征,每休息一次,就留下一座驿站,一直向北,最终留下了这条古驿路。”虽然这个说法和正史有些矛盾,但是,作为传说,它却流传了下来。它的背后,浸润着的是,大兴安岭人的骄傲。


热门小说推荐:《重生野性时代》、《圣墟》、《武炼巅峰》、《飞剑问道》、《元尊》、《逆天邪神》、《都市超级医圣》、《都市奇门医圣》、《都市超级医仙》、《伏天氏》、《大道朝天》、《都市鬼谷医仙》、《明末好女婿》、《史上最强赘婿》、《三寸人间》、《凡人修仙之仙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