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班主任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沟通的桥梁。沟通能增进了解,沟通能更好地合作。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拉近了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距离,赢得了家长对学生工作的支持,使班主任在广大家长中有了较好的口碑,有效地提高了教育的效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就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应注意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大家探讨。
一、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是沟通的必要前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一个学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这就是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其所在家庭或是其父母的缩影。人人都有心理障碍期,也有情绪化或心情不佳的时候。因此,与家长沟通,应先间接地向学生了解其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等,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前提,有助我们与家长沟通时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二、真诚和尊重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真诚和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两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如果你想得到一个人的认同和好感就夸他的孩子吧;如果你想最大可能地伤害一个人,使你们的关系中止就责骂他的孩子吧。”这一句直白的话揭示了人际交往的原则。
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与家长提出共同促进孩子发展的措施时,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长的意见,常用的句式是“您看这一行不行”、“您觉得这样好不好”等。这样,让家长感觉到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诚意,从感情上拉近了距离,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与家长的谈话自然就轻松多了,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就能很愉快的被家长接受,家长也就会经常主动联系和沟通了。
三、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的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多数学生在学校做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坦白的,反而说别人怎么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学生。这往往引起学生家长的误会。所以班主任必须在学生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使家长能理智的和教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容易多了。事实表明,家长能理智的、忠肯的教育好子女,那么他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也会相对较好。所以班主任应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1、对于有教养的家长。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有些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其实是很有一套的,我就在家长会上开辟时间让其就自己的家教经验给其他家长做报告,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交谈时,更应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然后再用委婉的方法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要袒护自己的子女,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