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学生谈话是每个班主任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班主任与学生的有效谈话是完成学校教育的一种教育手段。这种教育手段能否很好地为教育目的服务取决于班主任能否恰当地对学生运用谈话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手中所掌握的是世界上的无价之宝——人。”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学生常常把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看作是知识、智慧、理想人格的化身。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如果班主任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巧妙地运用谈话艺术,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顺利地完成肩负的教育使命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讲究谈话艺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谈话氛围,引起学生谈话欲望
班主任都有切身感受,平时最无奈的就是学生在自己面前一言不发,任凭你千呼万唤,他就是无动于衷。学生对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工作是很难开展的。此时,班主任就必须具有细腻的情感,掌握恰当的分寸,采取友善的态度,通过亲切的语音、语调形成良好的氛围,消除学生面对老师时产生的畏惧、紧张心理。例如,一个顽皮的孩子犯了错误。老师可以像没事一样,先麻烦这名同学为老师做件事。比如帮老师把作业送到办公室,或把办公室的垃圾倒掉,或为老师倒杯水、递本书等。然后很自然地说:“不知道为什么老师让你做事总觉得特别放心。有的同学却说你、、、,是真的吗?一般顽皮的孩子比较心直口快,在老师对自己如此信任的情况下,是愿意主动开口响应老师的。这样就会比较自然地拉开谈话的序幕。如果老师面对的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则可以这样说:“其实你有一肚子的话想说,听说你也很喜欢交朋友,你看我的条件够资格做你的朋友吗?”谈话时把“老师”换成“我”无形中就缩短了与学生的距离。通过这类和善的语言来诱导、鼓励学生。学生自然会产生谈话欲望,谈话工作就成功了一半。此后的教育目的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要善于启发,鼓励学生说心里话。
班主任通过与学生谈话,所获得的信息应该是真实情况的反映。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启发学生,要让学生清楚:谈话的目的是为了每个孩子的进步,是为了全班同学能更好地学习、更健康地成长。学生有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和正确的认识,就会比较容易讲心里话。例如,王平同学学习成绩优秀,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我就任免她为中队长。她也欣然接受,很努力地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班级中有一部分同学似乎故意与她作对,根本不愿意配合她的工作。她也很苦恼。对此现象我深感不解,就逐个找同学谈话。我对每名同学都讲清楚:中队长是老师的助手,更是同学们的帮手。中队长能否令大家满意,直接影响到同学们的校园生活质量。通过谈话同学们弄清楚了中队长、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于是对老师道出实情:原来中队长工作热情有余但工作态度欠佳,不能平等地看待自己和同学的关系,同学们产生了逆反心理,因此不愿支持中队长工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及时地找到中队长与她沟通,让她也能了解到自己存在的不足。然后召开主题班会“如何看待班级干部工作”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相互间能够在理解中工作、学习。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这是班主任与同学们成功谈话的结果。
三、班主任要面对面与学生谈话,谈话时要专注、热情。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要表现出双方的平等关系,不可以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美国心理学家萨默的实验表明,两个人能进行轻松谈话的最佳距离不超过5.5英尺。这个距离用在教师和学生的谈话中,也很有实际意义。谈话时老师与学生要相互正视。实践证明,在两个人的接触中,如果相互正视,则意味着彼此有作深谈的兴趣。师生关系拉近了,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教师还要表现出热情。因为教师缺少了笑容,就好比花园失去了阳光和雨露。由此可见,和学生谈话是一门艺术,谈话中教师的笑容是这门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当同学们感觉到老师的友善,感觉到老师是那么专心地在听自己讲话,他们往往会谈得更加投入,更加详细。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谈话,学生就会解除对教师的戒备心理,与教师建立“不设防”的和谐关系,教师的教育意图才会被学生心情舒畅地领会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