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  工作汇报范文  >  县委廉政教育工作报告

县委廉政教育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9-04-17 10:47:54

二、当前特色廉政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始终坚持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延伸到哪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就跟进到哪里。虽然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挖掘地方特色廉政文化教育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缺乏规划性,形成“推磨式”教育。一些地方没有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来抓,工作安排上一味地依赖上级,上级要求干什么就干什么,上级要求抓什么就抓什么,而没有从当地实际出发、制定与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长期规划和分阶段实施的具体意见,致使整体教育效果还不够理想。

2、缺乏针对性,形成“撒胡椒面式”教育。开展地域特色廉政文化教育不能做到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往往是“一刀切”、“一锅煮”。搞教育大多是通过上大课和以会代教的方式进行,“同一化”现象普遍存在。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干部,从重点岗位到一般岗位,从这个行业到那个领域,都使用同一种教材,听同一类报告,办同一类培训,经常是“不察虐疾,百病同医”,或是“一人生病,大家吃药”。

3、缺乏实效性,形成“走过场式”教育。一是形式大于内容。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二是内容脱离实际。教育内容拨动不响党员干部思想深处的那根弦,更难以触及灵魂深处的那汪深潭。三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的教育不能做到有的放矢,没有把教育与解决党员干部党风党性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相结合,与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往往是图了形式、走了过场,正如人们常说的:“风吹过,草动过,过后面貌没变过”。

4、缺乏灵活性,形成“机械式”教育。未能根据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自身的特点和不同层面人员的需求,只是一味简单地采用填压式灌输的办法,从政策条文、纪律规定到对个人的要求,难以引起受教育者的思想共鸣;同时,没有能很好地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与大家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育的方式方法机械教条,滞后于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发展和人们精神需求的日益增长。

5、缺乏长效性,形成“快餐式”教育。廉政宣传教育在过程上应具有经常性特点,有的习惯于吃“快餐”,有的则习惯于运动式地搞突击,结果是有短效,而无长效;有的是上面促一促,下面动一动,上面紧一紧,下面抓一抓,热一阵,冷一阵,时紧时松。少数领导干部把廉政宣传教育当作突击性任务来抓,上级检查或过问时,临时搞突击,没有形成连续和长久的教育机制。有的甚至以流于形式的应付态度对待了事,最终削弱了宣传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加强地方特色廉政文化教育的对策

1、注重规划,增强教育的统筹力。对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地位和特殊功能,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做好长远规划,并分步实施,真正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坚持廉政教育与特色文化发展同部署、同检查、同实施、同考核,不厚此薄彼;要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任务要求和不同教育对象,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廉政文化教育这一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对干部的教育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明确组织者的责任,细化分解反腐倡廉教育的具体任务,把好关口,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同时,要突出教育重点,以各级领导干部和权力较为集中的关键岗位人员为重点对象,加大教育力度。

2、丰富内容,增强教育的感染力。要大力开展特色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结合本地风俗民情与地方特色,通过培训、考察、观光旅游等方式加强廉政文化教育,组织开展编创廉政歌曲、文学作品、文艺节目、公益广告等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特色和优势,聚焦人民群众身边的正反典型案例教育,通过案例通报、党纪政纪知识竞赛、以案说纪演讲等形式,做到“警示在先”的政策效应。要加强廉政教育基地建设,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系统整理和拓展充实红色文化、传统特色文化中蕴含的廉政资源,进一步充实廉政内容,形成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的廉政教育基地,并向社会公众开放。

3、创新方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要紧紧围绕反腐倡廉教育,挖掘当地文化元素,积极组织开展主题鲜明、为大家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发展廉政文化旅游业,切实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吸引力。利用地方人文古迹举办廉政文艺晚会、廉政知识竞赛、廉政演讲和廉政书画、格言警句展览,挖掘地方名山秀水发展廉政文化观光旅游体验区,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亲和力。同时,要灵活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建立阵地,开辟专栏,增强廉政教育的覆盖面,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