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局发展之史档案局纪念建国优秀征文
一、60年发展成就
1959年6月,档案馆建立。在此之前,旗内档案分别由旗委、旗政府及各职能部门文秘人员负责保管。档案馆成立后,即着手接收旗直部办科局及农村人民公社保管的文书档案,相应的制定档案资料借阅、保管、保密、统计、接收等制度,并设资料室、档案库房和阅览室,当年接收8个全宗档案2046卷,征订图书资料2995册,1965年馆藏档案26个全宗,共有档案6322卷,其中永久档案3954卷,长期档案1036卷,短期档案1284卷,科技档案48卷。
1966年至1971年“文化大革命”阶段,档案工作瘫痪,机构撤销,档案全部封存。
1982年至1985年,档案工作开始振兴,在积极收集旗直属机关档案的同时,对馆藏档案重新鉴定整理、编目,并对发霉变质字迹不清档案进行抢救。
1959年档案馆成立初始,仅有资料室及阅览室3间,总面积50平方米,办公室15平方米,至1990年,有档案库房35平方米,资料室15平方米,办公室30平方米,有铁制档案箱50套,木制资料框架77套。
后,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全旗档案史志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档案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旗政府投资450多万元新建成的王杰纪念馆、博物馆、档案馆三馆合一的综合楼中,档案馆使用面积373平方米,其中办公面积231平方米,库房面积93平方米,资料室面积49平方米。新上档案密集柜架108组,购置复印机一台,电脑6部,打印机4部。旗委、政府帮助协调解决小轿车一辆。
档案管理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与突破,馆藏档案现已达到90个全宗,十大门类2.1万卷档案,新开辟了百岁老人档案,名人档案,全旗灾情档案,“防非”档案等专项档案,很大程度地丰富了馆藏。档案管理遍及全旗各行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及各乡镇。现全旗有专兼职档案员121名,档案室121个,档案管理升级达标单位有121个,其中:65个旗直机关中自治区特级11个,一级10个,二级26个,三级18个。原15个乡镇全部达标,其中自治区一级1个,二级4个,三级10个;全旗中小学档案管理达标11个,公安系统派出所达标22个;企业达标8个,其中国家二级2个。省部级6个。全旗150个行政村和8个社区建档率均达100%。
我旗档案工作连续几年名列全市先进行列。档案工作获全区先进集体,三人荣获全市先进个人,荣记全区修志工作三等功一次,指导的基层档案工作有5家荣获全市先进集体,3人荣获先进个人等荣誉。
二、60年发展经验
一是旗委、政府领导重视。事实证明,任何工作的发展和能够取得成就,都与领导重视分不开,档史工作也是一样,“文化大革命”时期,取消党的领导,档案只好封存,没有任何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项工作都在发展,档案史志工作也迈开了前进的脚步。仅1982年至85年三年时间,就整理出科技、专业档案45个全宗,6584卷;到1994年旗档案馆收藏文书达65个全宗,7846卷;至今,馆藏档案已达到90个全宗,十大门类2.1万卷档案。办公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建国初期到现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拥有规范化的库房,档案装具由铁制、木制档案箱变为密集柜架,拥有资料室49平方米,办公面积已达到了231平方米。
二是有一群热爱档案工作的人。多年以来,档案史志局的干部个个忠于职守,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战斗在档案史志战线上。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档案工作需要从头进行整理,档案局领导带领干部一头扎进故纸堆中,忍受着难闻的发霉气味,加班加点进行清理和抢救。在人员和经费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先后整理手抄、复印破损、霉变、字迹不清档案1000余卷。1991年至,根据上三级档案部门的要求,开始重点抓基层档案室的基础建设,局领导带头*各乡镇及旗直各机关指导档案保存整理工作,先后抽出业务骨干67个企事业单位19个乡镇的档案从归档,立卷到日常管理规程进行示范指导,进一步规范了全旗档案管理工作,98年我旗遭受史所罕见的特大洪水,档案局全体干部积极参加抗洪抢险工作,在危急时刻全力以赴,连夜将所有档案转移到旗政府楼上,及时而有效地防止了档案的损失。并及时通知各乡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转移档案,加强保护,防止霉变。由于抢救及时,指挥得力,特大水灾中,全旗没有损失一卷档案,还在抗洪抢险工作中收集整理档案48卷,照片档案7册,录像带10盒,为呼伦贝尔盟档案史志局提供图片资料100余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