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太多的规则,我们心底有太多的约束,长大的代价是我们同时失去了一些自由,有时是我们需要开始一板一眼的生活,代价亦有时是我们开始复制别人的人生,比如结婚生子,比如相亲。倘若我们走了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路,那么我们就会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就像书中所说的还没有被治愈的带病者。
对我印象最深的是蕾娜的母亲,被治疗了4次,她的反抗是对自由思想的渴望,是对爱的渴望,是对完整自我的渴望,即使成为社会的反面,亦不会让别人带走那个纯粹的她和心底的爱。最后她被关地窖监狱12年,监狱里被刻下了满满的"love",然后她从O中越狱了。她被爱束缚,最后又被爱解救。
再说说男主角艾利克斯吧,我觉得他很可靠。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给对方带来快乐,遇到危难的时候,保护女主蕾娜周全,整个过程中充满着爱意。而蕾娜刚开始被规则说束缚并且对此深信不疑,直到汉娜给她启蒙,直到艾利克斯给她带来爱情,直到造访关押母亲的监狱,便开始了一场觉醒。爱情、亲情和友情所汇聚的爱,伟大而强有力,所有的社会规则都无法造次。
《爱是一种病》读后感(四):我们如何该如何去爱
这次回国 长辈们不停地传输所谓的’爱情经‘
有人说,谈恋爱不超过1一年结婚是最好的 一般爱情长跑都跑不到结婚 因为跑完了**
有人说,不结婚最好 舒舒服服不受任何牵连和干扰
有人说,谈恋爱找自己喜欢的人 结婚的未必就是自己喜欢的
有人说,几时刚开始没有爱情的婚姻其实成功率不低
每个人 都拥有自己的故事 自己的背景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 可是每个版本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无意中 在书屋 看到这本书,名叫《爱是一种病》
波兰特,有种病叫 爱情狂躁病。其病症就是砰然心跳 心律不齐 呼吸不顺 最后心脏病 最后死亡。在那里,人们把爱情视为最高刑法,一触犯者立刻死刑。连欢快的音乐,与异性任何接触(在未婚前)都是被禁止的。那里的女人,毕业之后就分配去嫁人,(婚配前会做一起开脑手术,其目的是让人对爱情麻木,没有爱情的感觉)然后过着’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在波兰特,这种生活是机械化的,是可预知的,也是被称赞的。波兰特的男女,很安稳,很规矩 很平安。
可是15-16岁的年轻少男少女,青春懵懂,虽然制度抑制,可是对异性好奇好感是在正常不过而且这也是天性。文中也交代了不少男女在’婚配前,也曾经对某些异性有过砰然心跳。可是他们毅然走向婚配道路,因为这才是最‘高尚’‘最幸福的’
在波兰特,不少人也为了爱情‘壮烈’牺牲。女主人公的妈妈为了不接受做婚配前的手术,被人抓去重刑监狱,一关就是几时年。而文中爱上女主人的男子,也为了她而被狗惨烈咬死。
其实,虽然我们的社会并不如 波兰特般极端。政府没有施加任何压力。可是外界因素,譬如出生背景,银行存款,外貌等等却是一种隐形的压力,让少男少女去选择一个‘潜力股’去走一条安稳的道路。
相反,罗密欧朱丽叶为对方相继自杀 梁山伯与祝英台化成蝴蝶 林黛玉的葬花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等等那种为爱奋不顾身 为爱痴迷的情感 是那些做了手术后,选择‘潜力股’就嫁的人无法理解的
对于选择潜力股的人们,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场悲剧,是一场’白痴 没脑子‘的行为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是一个很美丽的画面。
真正的悲剧,或许不是死亡 而是麻木
《爱是一种病》读后感(五):爱是一种病
《爱是一种病》是《忽然七日》作者劳伦•奥利弗的新作。相对于《忽然七日》,《爱是一种病》的文笔风格都成熟了许多,然而对于我来说还是过于清淡了,毕竟已经过了既懵懂又悸动、既满心期待又害怕伤害的年纪。想来也是伤感。
在某时某地,爱被当局者确定为不治之症,爱所引发的不安、喜悦、悲伤、愤怒,被认为不利于社会和家庭关系的稳定和谐。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聚居的公民将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点接受治疗,从此切断与过去的所有关联,治愈后醒来,整整一生都被抛在身后。人们期待着被治愈,期待着摆脱忧虑痛苦,奔向完全确定的安稳未来,在既定的时间与系统选定的伴侣步入婚姻,生下经过数量测算的孩子,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度过一生。而那些拒绝被治愈的人,被称为带病者,等待他们的,是残酷的杀戮,和城市边界电网之外的无际荒原。
上一篇:暮色紫禁城读后感10篇 下一篇:郑袖的梨园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