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卫东官场笔记7读后感10篇(3)

  侯卫东自我总结有两大优点和两个硬伤。两大优点:经济上清白,没有拿过任何人的大笔好处;人脉厚实,与周昌全、祝焱、吴英等人关系良好。两大硬伤:家里人在自己工作过的县里经营了煤矿和石场;沙州市朱民生、黄子堤和易中达等市委领导跟自己并不和谐。侯卫东对自己一直保持着清醒认识,并没有因为他的官位越来越高而冲昏头脑,他也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他在政治上不继续保持发展势头的话,他的上级他的下级都不会答应,权力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开弓没有回头箭。

  本书在亮点始终在于其社会学意义上,好看。

  《侯卫东官场笔记7》读后感(八):官不是人做的

  小桥老树的《侯卫东官场笔记》已经出了七本,我也看完了七本,这是一部从基层村、镇、县到市、省各级官场现状的自传体官场小说,一部现代的《官场现形记》。小说里一共写了304位各级别官员,84起官场风波,66个党政部门,23次微妙的调动与升迁,真可谓是官场大全了。

  由于作者的特殊身份,不能以真名示人(我想等他退休后就可以报上名来了)只能用笔名面世,小桥老树这个笔名应该是从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得来,作者现任某市某局局长,刚到四十不惑之年,通过这部小说向我们揭示了中国公务员官场系统庞大、复杂、匪夷所思、可叹又可笑的内部世界,由于是亲身经历会涉及目前还在人的方方面面人物,题材**当然只能借小说说事,个人觉得比其他一些作家的官场小说读起来真实感可信度要高。

  上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就“表扬”过小说《刘志丹》的作者“利用小说搞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侯卫东官场笔记》要是真是笔记估计也出版不了,除非像某烟草局长不想混了就在网上发个日记什么的。

  这套书让我彻底看清官场规则,而且得出结论,我是个不适宜当官从政的人,因为我不具备当官的条件。

  首先,要有背景,没有背景没有靠山就不能入门。当官的第一道门槛是成为公务员,进入体制内,如果不能进入体制内就永远做不了官,你连“为人民服务”的资格都没有,就更不要说“为民做主”了(也怪老百姓被管习惯了,没人替他们做主就心里不踏实)。想做官的人很多,看各地公务员考试的激烈程度就知道了,其实考试只是第一关,除了考前几名的太显眼没办法潜规则,以后的路都要走潜规则。笔试后面还有面试,更激烈的是考试背后的文章工作,这个就看各人的面子与路子了。有后台有靠山就有路子,事先打了招呼的自然有面子更有里子,反之就只能靠运气了。那些报纸上公开的公务员之家——税务之家、警察之家、干部之家,甚至连还在上小学的子女都已经提前进入单位编制拿公务员工资了,多让人眼馋,你也就只有眼馋的份,谁让你爸不是李刚呢?龙生龙凤生凤,官的子女是官,干部的子女还是干部,这也是世袭制,自古就是如此。科举制曾经打破这一世袭制,但是现在这条路基本不通(堵得厉害,比堵城北京还要堵,太拥挤了正常的路根本挤不过去),所以只有采用世袭制让特权阶层保持特权了。

  像小说中的侯卫东算是运气好的,没什么背景,全靠个人能力,在校是学生会干部,个性成熟,为人处事也很老道,但是一入官场还是受到潜规则的算计,被下放到山里去做村干部,而能力、为人处事、个性都不如侯卫东的刘坤,因为他就是个官二代,所以当官有先天优势,即使不当官经商也是发财有路。

  其次,要走对路跟对人。在中国的官僚机构体制下,任何一个官都不可能一枝独秀,必须要以一棵大树为中心,构建起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人脉,枝繁叶茂才能持久,才能不断壮大,光杆司令是一种反体制违反规则的行为是根本行不通的。当官的你就是树,要允许别人在你的树荫下生存发展,甚至借你的肩膀上位,上司选择下属,下属也在选择上司,上司看下属有什么能耐可以帮助自己生存发展,下属看上司有没有能力提拔自己,他们是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黑社会大哥也要跟的小弟越多越威风,光杆司令是做不了老大的。老大一旦地盘扩大或高升了,小弟跟着沾光也是理所当然,总不至于便宜了竞争对手的人马。

  侯卫东每次都必须要选择站队,站在哪一边都有风险,选择对了就可以水涨船高,选错了就要一起被打压下去。侯卫东也站错过队,所以被打压过几次,经历了几次低潮,甚至可以说政治生命生死悬于一线,最终靠着“人死卵朝上,不死万万年”破釜沉舟的勇气、往日铺垫的人气和运气咸鱼翻身,步步高升。其实他还有一个最大的靠山就是钱——他以母亲名义做生意赚的数量可观的财富,有了这个靠山,他的腰杆子才硬梆梆。

上一篇:阿麦从军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告别娑婆》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