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还有本《中国,你要警惕什么?》没来得及拜读,进入社会后,总喜欢读哲学社科类的书籍,总觉得自己对这个国家的了解还只是皮毛,需要钻研的东西很多。这本书从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入手,从人口控制、土地利用、城市化建设、科技发展、资源开发和节约、环境保护、体制改革,描绘了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未来几十年的概略,但我们所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从粮食的供应或资源的使用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大问题。
人口多,底子薄依然是我们目前的经济现状,无论什么一旦被十几亿人平均下来,都微乎其微,这是最应该我们警惕的。都说19世纪争煤,20世纪争油,21世纪争水,无论怎样,总体来说,都是资源的竞争。
书中说到按照城市化比率、资源消耗与国际划定的三大产业比例,中国目前的三大产业发展不平衡,这导致了资源的过渡浪费,中国十几亿人口,每个人浪费一点,这对资源的消耗是个极大的挑战,更对我们的子孙后代产生了威胁。而且第一第二产业过度发展,不仅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以煤炭为主的工业化发展更对环境保护造成了破坏,生物多样化锐减,水土流失、沙化严重,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遭受威胁,可耕地面的锐减,对人民生命财产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节约型社会这些概念,一是为了保护环境,为我们生活营造一个良性的发展模式,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我们提出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不动摇,是一个最低的标准,这个标准是要保证我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中国城市化水平目前还过低,人均GDP也才4000美元左右,而且这个GDP总量是在高能源消耗和高财政收入的前提下保证的,不是一个良性的发展模式。中国乡村多,且不集中。这对土地是一种浪费,农村的各种垃圾粪便和秸秆作物燃烧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不可小觑。但老百姓知识水平低,认识不足,这是主要原因。现如今农村有以下问题。一是农民工进城。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物价越来越高,守在一亩三分地上一年到头不能有剩余,农民对吃穿住行的要求比之前有所提高,于是进城打工。这样农村没有劳力。土地荒芜,粮食产量有所下降。接着是形成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社会问题频发。农民进城后,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城市需要劳动力,但容量有限。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对城市的交通、社会治安、环境等都呆了诸多问题。且又一个问题不可忽视,近年来,进城农民工非正常死亡事件越来越见诸报端。一起进程的子女教育问题难以得到解决,这个问题值得重视。他们多生活在城市边缘,环境污染等也对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二是衣锦还乡。农民工在城市挣血汗钱以后,往往会“衣锦还乡”,回家“大兴土木”,近十几年来,农村小洋楼雨后春笋。这对作者所说中国城市化进程无疑是一个“阻碍”。中央重视农村,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但往往因为农村无产业发展优势和必要的人才支撑,尤其是资源、资金支撑,很难推行。现在不少农村通了水泥路、自来水、安了有线电视,但这还只是外壳。内在的是进行农村规划,统一建设,这样才能节约土地和资源。小时候,我就有两个疑问,一是每年这么多人出生,都要盖房子结婚,那将来岂不是我们都没有了土地可种了?现在看来不会发生。因为房子都开始往上盖了,而且计划生育的实施使得现在很多家庭都只生了一胎。第二个疑问我经常问父亲,我们什么时候能过上好日子,父亲也总是说不清。我就问30年以后吗?父亲说差不多。我又问50年以后吗?父亲说差不多。现在看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按照作者在书中说法,未来农村都要进程,城市化水平达到90%,国家逐渐收回宅基地,或用于耕地,或用于交通建设,但这个过程并不会太顺利。农民的乡土观念很重,所以才有“衣锦还乡”“大兴土木”这一层。因为一是城市房价太高,买不起房,即使买得起也很难在城市生活下去。但他们对自己的子女教育则是不敢怠慢,砸锅卖铁也要他们能在城市立足。或者这一代农民之后,都到70后,80后的新生代成了社会的脊梁后,因为从小接受教育,知识水平较高,观念开放,且混迹于城市,乡土观念日益淡薄,这对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助推剂。
上一篇:《搜历史》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高情商不尬聊》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