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革命过程是逐步进步的过程,从最初的接触到国外思想,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五四运动以及法国十月革命等,这个思想是一路变化的。周恩来一向是温文尔雅的,他在政治上一般也不显现出格外的攻击力,他富有调节中和的人格魅力和善于周旋的智慧使他避免很多过激的冲突和赢得很多人的支持。但是为革命付出就意味着危险,他也多次面临着被拒,性命受到威胁等困境,但是对于那个时候的人这种困境几乎是必然的。
和毛泽东相比,周恩来明显的性格平淡一些,我欣赏周恩来的人格魅力,是他在那个年代里对待很多人的态度和处理事务的冷静,但是他博学多才却不像毛泽东那样具有魄力,看来他和毛之间是有很多的不和的,但是也是有着深厚的相互信任的,可能归结于某种程度上的相互依赖。
《周恩来传》读后感(八):读周恩来传
周在谈判方面的才能要胜过党内其他同事,不论是同国民党还是外国人,都是如此,他深谙国际事务和政府官员关系较好,英语流利,他的性格又特别适合这类工作,许多共产党人是带着一种争吵的架势来谈判的,周却保持着一种适当的理智,当形式不利时他就摆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样子,打算从对方那里赢得同情心。
周毕生奔波于敌人的抢林弹雨之中,常常没有属于自己的家,没有属于自己的皮箱,现在却成了一名他的家庭一直希望他日后成为的达官贵人。中国以往从未见过这样的贵人,今后26.年里他将生活在北京。处理一些棘手的任务,要从根本上改造这个世界大国,他为这一非凡的目标执着的工作着。他开创了一种无人能够匹敌的步调,令人惊讶地参加频繁的活动。周不但没被这样的日常工作压垮,反而保持着活力。
周恩来总理外驰内张的神情,钢铁般的自制力,他谈话轻松自如,细心观察就知不尽然,他警觉性极高,令人一见就感觉得到,半个世纪来烈火般激烈斗争的锻炼,已将成为重要的品格烙在了他身上。纵观周的一生,我们会发现情况要复杂很多,答案必须从他童年开始寻找,周的童年那独特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他后来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别具一格的表现。他的童年遭到遗弃和排斥,这使他的心灵受到很大的**。我猜想周可能对他的养父过去是怀有某种怨恨,他只想得到一个只有属于自己父辈的人物,他后来的习惯,爱整洁节俭**热爱工作都可能是这个根源。周在中学时接触了西方政治科学,他有意识的选择那些受到西方影响的学校就读,他自然而然的对西方最新思潮所吸引,他曾在日本,法国,比利时,德国,苏联生活过,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西方国家在中国租界来逃避敌人追噗,
再好的妈妈也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能陪伴他一生的,是他的心态,他的习惯,他的品质。作为孩子最初的引路人,积极的心态,良好的习惯和完美的品质是妈妈能够给予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乐观,自信,热情,上进,沉稳,刚毅,博爱,宽容,诚信,从容,勇敢,这些心态,好习惯,好品质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拥有他们,孩子就能够积极地享受生活,勇敢地面对困难,游刃有余的应对各种问题!
《周恩来传》读后感(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客观而真实的周恩来
此书是由英国人迪克.威尔逊所写,封长虹 译(严复说翻译有“信达雅”三重境界,说实话本书的翻译水平也就只是第一层次“信”而已,基本就是直译,有很多句子结构不太符合中文习惯),因而相对来说比较客观,不会像国内一些作者写的关于周总理的书籍,多少会带有一些个人的感**彩在里面。
本书按时间顺序从周恩来的出生一直写到他最终去世,按照重要的时间节点,将他的人生划分为几个重要阶段来叙述,全书基本采用平铺手法叙述了周恩来的一生,很少带有个人感**彩的赞颂或者贬低,对于人物评价基本都是引用当时国际上的知名政要或记者,而且也都是结合具体的事情进行评价,因而更显真实和客观,以让读者自己进行判断评价。只有在传记写完之后,作者以自己的观点单独对周恩来的一生给出了一段总结性的评价,这个评价与传记正文隔离开来,让传记正文更加真实可信 。
只是说说这本书,也不够格去评价伟人,只能说看了这本书会让你对周总理有个更加真实和深刻的认识。
上一篇:每天读一点有趣的世界史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韓熙載夜宴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