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手工说再见读后感精选10篇(3)

  《不向手工说再见》这本书,通过二十四个故事,分别讲述了八个方面的手工,这二十四个故事,带我们看到了各行各业手工艺人的生活,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耐人寻味的事情,还有从他们对于手工的执着所显现出来的思考和探索。手工艺人并不是像我们看到的自在光鲜,每一个作品器物的问世,都经过了反复的雕琢和岁月的沉淀。好的手工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一年两年,到十年二十年,甚至走完这一生,来做好这一件事情,想来不也是一件伟大而浪漫的事情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古琴是有温度的,它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带着朝代的更替,时代的变迁,给中华世代长久的陪伴。因此,古琴的传承更需要“专一”,才不枉它这风雨相随的几千年。或许在现代大多数人看来,古琴就是高山流水阳春白雪般的存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缺一不可,可它独有的高雅气质和悠扬琴声,却让无数人为之神往。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也不无道理。古琴的文化源远流长,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态度。

晚知书画真有益,郤悔岁月来无多

  汉字的诞生,承载了太多的情感与故事,正是汉字,记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精髓。从民风民俗,到文学经典,通过汉字的记载,展现于后人眼前,让文化得到传承,让文明得以发展。而在造纸术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四大发明之一,从手工造纸逐步演变到现代化的机器制造,越来越方便快速的科技发展,却也没有让我们丢弃传统手工业的流传。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独一无二的,更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艺术之瑰宝。每一次执笔书写,仿佛与古人谈心,和先人互通情意。一直毛笔、一张宣纸,或是肆意狂草,或是工笔花鸟,文化的传承总是带着一种不由自主的感情,那是与生俱来的,与我们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息息相关。这种对于书画的欣赏和喜爱,是一种铭刻于骨血的基因。

  《不向手工说再见》可以说是一部良心之作,作者阿木经过了历时一年的寻访和思考,把对手工艺的喜爱,和对手工艺者的关注,通过这二十四个故事记录了下来。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些手工艺者的现状,也看到了这本书的态度。深层次的挖掘和访问,让读者更加了解这些手工艺的相关知识,图文并茂的方式更是带来视觉的直接感受,读完这本书,只觉得心存感激,感激这些手工艺人的执着才得以让中华传统得到传承,感激阿木的关注和描写,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手工艺。

  《不向手工说再见》读后感(五):手工——艺术与生活里的匠心

  近几年来,“匠心”这个词语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常常说,一个手艺人,一定要有匠心,不论是《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纪录片还是《非凡匠心》这样的综艺节目,都为我们传递着那些爱手工的人,有手艺的人,他们的匠心。而《不向手工说再见》这本书,则是将艺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去慢慢体会手工、手艺、艺术、生活之间的快乐与共鸣。

  书的作者是阿木,一个喜爱手工艺的八零后自由作家,他长期关注手工艺者的生存状况,经常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一些记录传统文化与手工艺的文章,在这本书中,他选取了八种不同的手工物什,即:古琴、京剧行头、书法、修理钢笔/钟表、理发、制衣、印刷/印染、茶艺等等。阿木一边向我们介绍着这些手工艺,一边向我们讲述着关于这些手工艺、这些手艺人背后的故事。

印刷

  在这些手艺里,最贴近生活的,大概就是理发了,现在的人,谁没进过几次理发店呢?然而在很多地方,已经找不到那些古老的理发店了,城市里更多的是美发沙龙,里面有穿着白衬衫窄腿裤的凯文,也有一边做头发一边推销你办卡的托尼,而在书里,这门手艺返璞归真,理发师林浩说:“每天做该做的事,回归到平淡,普普通通生活,踏踏实实工作,这就是生命的意义。”三千烦恼丝,在这位理发师这里,或许已不是烦恼,而是专注认真的工作,他会经常练习手法、更新器具,让每一位来这里的客人感到理发是一种享受。

茶艺

  作为文艺青年,喝茶、听琴也是我的爱好。我并不太懂茶道,在男友的熏陶下爱上了广东的功夫茶,有时是单枞,有时是普洱,喝的不过是一种心情,然而,一杯茶的形成,到底要多少工序呢?跟着阿木的文字,我也仿佛去了一次苏州,清明前的碧螺春,一片一片的芽尖,从种茶到采茶再到炒茶,一步一步控着时间控着火候,制成盒子里一点点的茶叶。评茶、选茶、泡茶、饮茶,这一切都是学问,关微就是一个教授茶艺的老师,将所有领悟到的关于茶的文化和手艺教授给别人。

上一篇:《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哲学的慰藉》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