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给这样一本书定位,我觉得,它既是一本飘散着人文气息的学养之书,又是一部颇具实用价值的工具书。说它是学养之书,因为走进该书,循着作者指引,我们能对各地书店的外观特色有所了解,更主要的,还可以从那些浸染着书香味的典雅文字之中,了解一些关于书店名称、店内条幅匾额等的渊源掌故,了解那些书店的前生今世发展历程,了解图书作者的读书习惯心灵感悟,等等。这些,不仅促使我们在世俗喧嚣中沉静下来,更让我们的内心逐渐充盈起来。
说它是工具书,则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细致的图谱。凭借它,爱书之人出差、旅行到相关城市,就可以不费气力地走进心仪的书店,静享一段属于自己的难忘时光,与志趣相投的书籍结缘牵手;凭借它,有心之人就能学习借鉴到他人有益的阅读方法,提高自身阅读成效;凭借它,书店经营者也能从书中介绍的书店经营手段中受到启迪,不断增强其经营好实体书店的信心、改进其经营实体书店的能力。
纵观时下书市,介绍文化阅读、关注书店经营的图书甚众,然而能将书、读书、书店以及与之有关的种种人文、实用知识如此浑然地融合起来的,不多。基于此,窃以为,它视角独特、不可多得。
二战时期英国一片墓地上,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在儿子的墓碑上写道:“全世界的黑暗都挡不住一根蜡烛的光明。”《独立书店,你好!》,多么友爱、温馨的书名!她向实体书店伸出的救赎之手、向读者传递的人文关爱情怀,能否也如一丝微弱烛光,给暗夜带来光亮?希望她能!
(长治日报20120310期)
《独立书店,你好!(第二季)》读后感(四):留住书店的每一分美好
在《独立书店,你好!》(第二季)中,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书店之美,它的美好与向往与其说是长存在读书人心中,倒不如说是书店在爱书人心目中的美好正在消逝,这样的一道风景的消逝,除了让我们感叹独立书店的艰难,也对未来充满了期许。
近来,书店的话题时常见诸报端,它固然是一道城市风景线,也是人文地标,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现在越做越艰难了起来,不断有书店倒闭,对书店的拯救行动也在继续,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独立书店的生存现状,唯有书店的美好是可以长期记取的。在《独立书店,你好!》(第二季)中,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书店之美,它的美好与向往与其说是长存在读书人心中,倒不如说是书店在爱书人心目中的美好正在消逝,这样的一道风景的消逝,除了让我们感叹独立书店的艰难,也对未来充满了期许。
第二季的《独立书店,你好!》延续第一季的做法,把各地的独立书店一一展现出来。它们更多地存在于一些小城市,这让我想起保罗·科林斯的作品《六便士之家》,在英国威尔士乡下,有一个以图书闻名的小镇———瓦伊河畔的干草镇。这个小镇人口不过一千五百,却有四十家书店,大部分经营旧书。这里享有图书故土的美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书迷。对照起来,在当前的现实中,城市间,乡村间,这样的书店还是越来越少了,直让人感叹这或许是一个不读书的时代。在《独立书店,你好!》第一季中,我曾写过成都的数家独立书店,它们的存在,让成都人很骄傲,能成为“中国人的书房”。但等到第二季出现,已经有三两家书店关门了。我在弘文书局关门时这样说:“一座城市的日常生活固然需要柴米油盐茶之类的,也需要文化滋养,而书店则承载了这一功能。在越来越快的时代,我们还有时间去读一册书吗?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书店都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了,我们当然可以从网上购书,那是否失去了淘书的乐趣。有人认为,价值本身在于乐趣,对淘书也当如此理解。”
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心情,对独立书店的情感也就复杂了一些。不过,在这一季中,对独立书店的关注除了爱书人,还有各地的书店老板参与,他们亲自上阵分享开书店的甘苦。如丁南的《我的华贸读易洞》和月胜的《我与1Q84书社》都从不同的侧面对独立书店进行了诠释,“我爱书,爱做书店,爱把好的美的有关世界的一切。凡我能做到的,都展现给大家看,虽然这是个问题世界,但问题世界也是美丽的,人生就是寻找美丽的过程,不是吗?”
而作为独立书店的一分子,店员也算得上是书店的灵魂了。在许月婷看来,“每天踏出家门的那刻,作为卖书人的我们,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期待,想象着今天可能会遇到的人,会有怎样的奇遇,每天的工作从这样美好的期待中开始,这种心境,不是每个行业中的人都能有的。”当然,书店的好坏在卖书人和买书人之间都会有不同的定义,但不管如何,我们总会禁不住想象它们的美好,并想方设法促进它的未来有更美好的发展空间。
上一篇:《那一世的风情》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在轮回中找你》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