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账》就是那只没扔出来的鞋子,我从第一页就等着情节发展,一直等到最后一页,没情节,没主线,没主人公,却只有那种等鞋落下来的“牵扯”让我揪心起急地读到最后。这书就不是写给人看的,是陈淑瑶一个人的记事本,根本不管“阿妈阿母”“土豆花生”的对应关系,只为自己而写,只为书中那些平凡如蚁的人而活。估计80、90后的速食一代没人会去读它,谁也没耐心一边读一边脑袋里翻译澎湖土话,搞清错综复杂的家谱。然而,它毕竟活过,在青春即逝依然终日忙碌的中年一代的心中。他们会在孩子长大,父母辞世,每日装逼赔笑的应酬后,奔波劳累躺在床上昏睡袭来之前,而且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为它活着,把它演绎成自己不同的故土,越来越记不清楚的少年时光,那些这辈子都没想过打去电话问候的阿公阿婆,表姐表弟。。。会把他们都从记忆深处揪出来,一遍一遍跟嚼橄榄和虾干儿一样回味着,添加着,每一次都不同。乡愁不是我在这边,家在那边,是我在外边,故乡在里面。
记得小时候寒暑假被哄回姥姥家,老大不情愿,仅为了老妈高兴,代表她去看她的妈。老家亲戚无一例外,每次都要带我去转海边又腥又臭的市场,去小的不能再小的动物园看半死不活的老虎,甚至带我爬上能晒死人的山坡,看戳立山顶等雷劈的电视塔,仅仅如此,这是那座小城为数不多值得骄傲地“特色”。每次我都发誓不再回来闻馊鸡食味,陪着一屋子老太太,回答她们每次见面同样的问题。直到一次春节过后,返程火车上,那种“终于离开”的快感莫名消失,望着黑暗中这个小城家家户户过节的红灯笼在火车的急速中萤火虫般晃过,一种恐惧突然袭来,想到我跟这个小城唯一的“牵连”就是姥姥,如果她死了,我将不会再与这个城市有任何揪扯,于是开始向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灯火告别“再见,再见。。。”念着念着突然觉得姥姥已经死了,这将是我最后一次旅行,我想记住这个城市的面目,黑暗中不知道海产市场过了没有,是否动物园也错过了,于是开始暗暗哭泣,老妈在旁边戳我:“刚才你大姨小姨一起在月台抹眼泪,就你个没良心的欢天喜地,现在哭个屁用啊。”我哭是因为我什么都没记住,而我不会再来了。抬眼以为过了很久,还有有零星灯火闪过,那一晚才知道小城如此大,火车驶了半天也逃不出它的边界。
老家就是这样吧,那只没掉下来的鞋,潜意识中人等着盼着,手头却忙着其他的事情,好像它永远会在,不急着主动去招惹。闲来想起,那些不搭嘎的亲戚们似乎永远是聚在一起的,有抠门小气的,有充大头好汉的,有转着心眼的,有背后说闲话的,诸不知因为你在,他们才聚拢来,你若不来,他们也是各过各的日子。脑袋里每每回忆都是众生像,说话大声笑也大声,笑和吃食是攒好了等你来,哭和愁闷却是背着你,本来没指望你能帮衬啥,除了记得他们,你什么也做不了。
读《流水账》时,正值正午,北京阳光爆晒,院里不知谁家厨房传出筷子搅合鸡蛋的声音“哒哒,哒哒,哒哒”清晰均匀,熟练干脆,一定是个善厨主妇,光听就能看到金黄的蛋液散开去,那“滋-啦”一声的油锅葱香还没来,就觉得自己肚子也跟着饿起来。家儿味也许就是这样,男女相吸般缓缓靠近,一股力量虽然温柔无比,却强大的让你欲动不得。
上一篇:蜥蜴的尾巴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