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心理学读后感10篇(3)

  尽管生前就已经获得了如此巨大的声誉,荣格却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自己的“平民风度”而仅仅在精神上显得是一位“巨人”或“贵族”。

  《移情心理学》读后感(四):无意识大海的航海图

  《移情心理学》书评

  心理有问题的病人大多是因为在茫茫的意识原野中失去了方向或者自我。心理医生的工作就是帮助这些迷途的人找到路途或者目的地—自我。但是医生作为病人的帮手,是这样一个角色:医生是他们暂时栖身的凉棚或者结实的手杖,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等他们能够自立的时候潇洒离开。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病人常常将他们缺损的那一部分意识投射在医生身上,而医生也会下意识地将自己的一部分投射到病人身上。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上就是移情。移情是医生治疗心理病人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否则医生很难治好病人。

  正是基于只一点,荣格写了这本《移情心理学》的书。移情是心理治疗中经常会遇到的事情,如果没有,说明医生根本没有触及病人的病灶,也谈不上什么治疗。但是深层的无意识又是茫然无头绪,深淼如大海的,在这样一片茫茫的无意识之海中找回病人的自我(或者说“自性”)简直比真实的大海航行还要凶险,搞不好医生自己都会迷失,医生就是船长,怎样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需要一张航海图。荣格给出的航海图,就是古代的炼金术。由于炼金术在高级的阶段中炼金术士本人也深深陷入这个过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对无意识进行了*探索,只是他们没有相应的术语来表达自己的探索,所以用炼金术的术语来进行表达。这些贤人的探索往往很*,比我们想象的要*,所以他们的成果我们用来做我们探索无意识之海的航图是可以胜任的。

  荣格用的书是《玫瑰园》,一共是十三幅图,用来表示炼金术的各个阶段,但其实是医生和病人探索无意识海洋的各个阶段。有了这个认识,这本书读起来就有了条理。《玫瑰园》借用的很多概念都是来自圣经,不过这些图片的表现都是很直截了当的,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围。开始有一男一女,象征着两个单独的意识;然后男女开始接触融合,这实际象征意识的互补。接着会生成阴阳人,一个一半是男人一半是女人的人,这是初步的融合结果。接着是凶险的死亡和腐烂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孕育着新生。书的机构基本上就是根据这十三张图片来解释无意识地探索过程和自性的寻找过程。

  在书中荣格强调要对炼金术有所了解,读这本书才能没有障碍。他可能是怕炼金术的一些说法吓着读者,比如男女融合的图片是正常男女性行为的图片,但是融合的结果却是一个半阴半阳的阴阳人。不过,我觉得,如果不是抱有成见,稍稍读过一些佛经、圣经之类的宗教书籍,也完全可以理解这些概念。举例来说,移情这个概念,其实在宗教典籍里多有提及,佛经里面称为幻城,也就是说,有人成佛之路很漫长,所以佛祖慈悲,半路幻化出一座城市让人休息。基督教的概念里也有类似的城市。只不过有一利必有一弊,有些人往往把这里当作终极目的,这里反而称为他们沉溺的安乐乡,他们反而在此不思进取。在心理治疗上,这就表现为,病人对医生的移情成为习惯,虽然表面上看来他病情好转,但心理治疗的目的是让病人找回自性,而不是赖在医生身上。如果成为这种局面,医生反而称为他治疗路上的障碍了。

  再比如腐烂生出新生命的概念,这在中国并非稀奇。我小时候就知道,草腐烂了以后会生出萤火虫。这是一个迷信观念,但也是无数人潜意识流动的外在流动。根据这个得不到科学,但是可以探索潜意识或者无意识。题外话:清代金圣叹与好友斫山先生一帮朋友喝酒,金圣叹就发问:“为什么雀入海就化为蚌?真是不解啊。”斫山先生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知道雀入蚌就化为水。”举座大笑。可见这种生命的变化概念一直存在,无意识总是若隐若现地显露,只是我们看不到罢了。

  融合成阴阳人,而后腐烂,最后天垂甘露,新生命从天而降。这个过程在一些中国的书籍中也有所逗露。有一则禅宗公案,有个人写了一部注解佛经的书,请国师慧中禅师品评。国师拿来一碗清水,水中放七粒米给他。这个人莫名其妙而去。禅宗的修行其实也是一种寻找自性的过程,暂时的交汇与纯熟的融合的区别,就好像在水中放七粒米与一碗粥的区别一样。而这个过程拆皮破骨,极是艰难凶险,禅师岂能轻易说破!

上一篇:《中国神话传说》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PPT动画传奇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