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内容说文笔
文字风格。如果说文字是有味道的,那么《明朝那些事儿》的味道应该是清新爽口的,而《如果这是宋史》则应该是麻辣的。相比《明朝那些事儿》的诙谐幽默、灵巧机智,《如果这是宋史》的文字风格则辛辣无比却又让人欲罢不能,就像川菜一样。作为通俗写史的一份子,《如果这是宋史》的作者也把自己的主观观点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旗帜鲜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高天流云是一个爱憎分明、脾气火爆、颇有智慧和才气的人,隐约像是宋朝的寇准转世一般。这样的行文风格,配合宋史这让人憋屈的内容,阅读体验真是很特别——很想继续看,因为很精彩;又担心承受不了那份心灵的刺激。所以每次看几个章节就要停一下,喘口气,恢复下元气再继续看。搞得像憋气潜水一样。
叙事方面。两宋历史加起来长达三百多年,这个长度在中国史上屈指可数;而且还不是大一统王朝,这意味着有很多与其他国家的互动;再加上宋史被多个别有用心的人篡改,要追究真相就更加艰难。这样一段复杂的历史要想讲个清楚明白,想想都让人头晕目眩。不过我认为高天流云很好的做到的。
讲得很完整。从五代十国讲起,交代了宋朝建立的背景。这是大多讲朝代通史的书的惯例。一直讲到宋朝政权彻底灭亡,没有留下尾巴。这一点《明朝那些事儿》做得不大好,他只讲到崇祯上吊就没了。其实明朝后面还有故事的。
结合国际形势。宋朝不是大一统王朝,很多事情要想看清楚都要先看看邻国在干嘛才会明白。这一点本书做得非常好。在讲宋史的同时几乎把西夏、辽国、金国的兴衰发展也讲完整了,后面当然还有蒙古的崛起。同时以事件为纽带将几个国家串联起来讲,最大限度的还原了当时的形势。
悬案的分析。有些历史事件实在难以定论,就会把相关史料列举出来,逐一甄别,加以分析。力求最大限度的接近真相。
一言以蔽之,本书非常优秀,对于我这种历史盲来说是很好的入门读物。
抛开文笔说历史
宋朝,是一个大家都不陌生的朝代。很多人和事都堪称家喻户晓。这都得益于各种形式的文娱作品。但那些毕竟不是史实,真实历史中往往和大家印象里的记忆有很大出入。比如:
包拯 他不黑。他也没断过什么惊天大案。但他刚正不阿、为民申冤倒是真的。不过显然没有小说电视里那么神乎,也没那么威风。
欧阳修 一身才华,却只会哗众取宠,醉心于口水仗。有那功夫为毛不干点儿实事儿?
童贯 虽然是“六贼”一份子,但是并非一无是处。他建功立业的心至少在客观上还是受军队欢迎的。为了坚定北伐居然敢私自按下圣旨,避免了一次憋屈的退兵,还是很爷们儿的。
凡此种种,不可胜数。
透过历史看本质。宋朝的国策如何呢?宋帝国为何亡国?
首先,宋朝确实吸取了前人不少教训,避免了一些已知的杯具:
限制宦官。相比汉唐宦官专权,甚至出现废立皇帝的杯具,宋朝的宦官被压制的比较狠。顶多就是梁师成和童贯,再就没什么大人物了,而他俩也没做到一手遮天。
遏制外戚。相比汉朝权势熏天的外戚,宋朝明令禁止外戚掌权,虽然还是出现了韩侂胄这种特别的权臣,但毕竟是特例,而且是莫名其妙的特例。
重文轻武。这一条就有争议了。打压武将的初衷是控制兵权,避免出现中晚唐藩镇割据的局面,毕竟唐朝就死在这上面,而且离得并不久远。但是似乎打压过头儿了,把汉人的血性都打压殆尽了,以至于关键时刻集体丢人,被人各种欺负。岳飞之死就是这种危害最明显的体现。岳飞,无论是战略战术,还是统兵练兵,都是顶尖水平。这样的军事天才打出那么好的成绩,而且忠心耿耿、规规矩矩,居然被自己人给废了!大好江山其实唾手可得,可神经病朝廷就是不要,非要自愿当儿子、当奴才,这不是贱吗?可怜的岳飞,要是他能遇到童贯多好,一个为国尽忠,一个求取功名,俩人肯定一拍即合。可惜生不逢时啊,两人都生不逢时。
关于亡国。我一直有一个误解,以为亡国这事儿一定是上层建筑腐败,搞得民不聊生,国家羸弱,然后被国民或者外族趁虚而入。看了宋史我发现不是的。灭国没那么麻烦,理由很简单——政府无能,或者对手太强。
上一篇:即将来临的第三次世界大萧条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国史大纲(上下新校本)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