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生死书读后感10篇(2)

  另外让我思考的就是,我们游牧文化的兴衰变迁,在历史长河中我们得到的还有逝去的,我们的荣光和鲜血流淌在一起,真理和自由才是唯一的归宿。

  学习,值得每一个游牧民族的子孙们学习!

  《西域生死书》读后感(八):史学中的文学精品

  作为一名大学历史教师,长期以来的困惑是教材过于枯燥乏味,通常引不起学生浓烈的兴趣,每当遇到死记硬背的细节,台下昏昏然欲睡者甚众。

  读《西域生死书》对我而言实乃偶然,是我的一位专修西域史的学生几次三番向我力荐,因而忍不住拿过来一阅。刚开始以为就是一般的悬疑小说,无非胡编一些惊险刺激的情节,不过觉得故事编的尚有可圈可点之处,也被激发起一些好奇心。但是随着阅读的*,我发现此书作者必定在新疆远古考古、人类学研究领域有相当深厚的造诣,不仅故事涉及到的考古材料都有据可查,还很详细给出来中外文献的作者和出处,引用的国外文献资料有的甚至出自蜚声世界的学术泰斗之手,不仅开拓了我的个人眼界,也对我国的西域历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探讨思路,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

  最后想说说故事浸透出的人文情怀,作者一直着力强调作为“人”这种高级生物必须保有两种基本品质,那就是爱与慈悲。这是很开放的胸怀和灵性体认,无疑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作者在书中对于人类文明演进的思考,对于人类族群和睦团结的心理基础都做了精到的评述。

  总而言之,对喜爱历史的人来说,是一部很好看的经典教材,对普通读书消遣者来说,也是一本精彩的悬疑小说,读之幸甚。

  《西域生死书》读后感(九):草原民族的前世与今生

  关于新疆的草原游牧民族,一直以来在我大脑中始终有挥之不去的疑团。有太多悬而未决的稳态,太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

  为何会如此呢?因为我国的汉语历史资料,历来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记述比较混乱,可能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史料中的名称都大不相同。比如说“蒙古”,这个概念其实很玩的时候才出现,但是古代跟它有关的族群,可能就包括东胡、鲜卑、契丹、柔然……等等,只不过时间地点不同罢了。

  另外,过去我一直认为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张骞“凿空”之后才出现的,其实不是。早在公元前2000年,北方的欧亚草原地带就出现了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青铜之路”,而且其物质文化水平还非常的灿烂,这些都是从我看完这本《西域生死书》之后,才真正了解到的。

  个人谈谈看完这本书以后的最大感受吧:

  首先它是小说体,故事不仅跌宕起伏,还有很深的悬念感,读起来欲罢不能的体验,非常过瘾。

  其次,是这本书的文笔非常有特点,比通俗文学更有文化底蕴,有文字的美感,读起来也是一种享受。

  第三,是这本书最闪光的地方,就是基本完全脱离了我们过去所知道的,我国古代非常有限的历史记载,大量引用了近30年以来国际上关于新疆的最新考古学、人类学专业文献,其中也有许多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提出惊人的结论。读完这本书,我对人类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史,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历史,有了脱胎换骨的颠覆性认识。

  第四,对人性深层次的触动,这本书是具有灵性的。一般来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描写的不应该是仅仅限于某一个群落,或者一部分人,一个民族的人的事情,优秀的作品描写的,应该是整个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这个观点也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提出的,《西域生死书》对于反思人类的生存方式,生存态度,以及对掠夺、征服、以及人类和平与爱这些观念的理解,都达到了其他同类作品没有的新高度。

  最后,我想总结的是,这本书还是非常适合真正想要了解新疆历史前世今生的人阅读,非常物超所值。

  《西域生死书》读后感(十):远古的虫洞——推荐《西域生死书》的七条理由

  1、创意点绝妙:奥运赛场一支忽然偏转的箭,一桩离奇命案,引发一连串时空连锁反应,从北京到西域、从当今到远古,纵贯欧亚大陆的千万年历史,如同神箭射出了一个故事虫洞,凿出一条奇幻深邃的人类历史秘道。

  2、复合性写作:考古学实证、人类学勾联、西域文化探源、奇幻故事虚构、悬疑探险揭秘,像夜光杯里,调配出一杯古今变幻、东西叠汇的葡萄美酒,朵颐!

上一篇:《风住尘香,你在心房》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三个傻瓜》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