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个荷里活》读后感(四):你的八卦尽沧桑
奥斯卡已经有了90后的影后,而香港金像奖呢?80后的影后也只有张柏芝吧?不过似乎也不见有人珍惜。90后更是见不到踪影。过去一部电影在金像奖上获提名8、9、10项,那是大热,而如今一部电影提名10项也是平常,不是说被提名的影片不好,而是说好的影片越来越少,也不是说粗制滥造的电影越来越多,而是说连粗制滥造的都越来越少,每年香港电影的总数量在下降,遑论好影片的数量了。
书中写道,现在在香港影坛打拼、支撑的还是三十年前的那批人,说得豪迈点叫做老当益壮,说得现实点,我看真的是青黄不接、后继无人了。所以,书中的轶事虽然八卦的味道,但是细细品来却是满嘴的沧桑。
整本书读完,我发现书中提到的那些香港电影大部分我都没有看过,说来有些惭愧,我总是人前人后的宣称自己钟爱香港电影,但是这些历年来的优秀代表作看过的却是十不满三,虽说这书里常道金像奖的口味有时偏小众,可是这也让我见识到了香港电影的另一面,下次再夸口自己的钟情时,还是要低调一点了。
现在仔细想来,自己当年看过的大多应该是属于很单纯的香港商业电影,当年都是红极一时,自己看时也是热血沸腾,但是那些电影在这本专讲金像奖的书中却真的是少有提及,说来奇怪,构筑起我的钟爱的那些电影、那些影人,似乎总是被金像奖的评委们冷落,似乎总是在这香港电影的至高舞台上失意,但我却从来不曾对此有所怨怼,甚至还是对一年一度的金像奖更加钟爱,也对于香港电影更加不离不弃。
我想那是因为一个少年,在心性初成时,与某种情怀迎面相撞、痴痴相对经年,于是这一情怀便成了少年胸中的心结,**不断,一生一世,最终也成了少年生命的一部分,再也无法割舍,我想这便是香港电影与我的故事。在它最辉煌的年代里,无论影片的题材、故事、类型有多么不同,其中却都洋溢着相似的、共通的情怀。而最终将我俘获的正是这一情怀,以至于至今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电影,只要打上香港制造的标签,总会让我有一份亲切感。
所以如今有许多香港电影人在讲融合、在讲北上、在讲华语电影圈,我明白从市场、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他们是对的。虽然电影经常与艺术联系在一起,但它终归也是需要市场的,没有支撑其生存的市场,那么艺术也是无从谈起的。但我心中总还是有些抵触,我多么希望那些有着纯正香港味道的电影——就像我少年时代的那种味道——不要就此消亡,或者因此面目全非,我知道这样想可能有些任性、矫情和幼稚,但是心结如此,毫无办法。所以,我也希望香港电影工作者如果愿意坚守自己的风格与味道,那么我也希望告诉他们远在千里之外,他们也有我这样一个支持者。
《香港有个荷里活》读后感(五):遥远的香港荷里活遥远的黄金年代
最近看了好多港片,也意外地接触到一本书,名为《香港有个荷里活》。书的内容本身一般,介绍了20年香港金像奖的历史,其实也是流水账一般把香港电影的历程记录了下来。但是仔细读读确是有点意思,让我不仅怀念那个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
作为80后人,90年代初香港还未回归大陆的时候,对香港那个地方是感到好奇的。当时接触电影的渠道还没有那么多,还记得小时候父母亲每周都会去那种租录像带的小店租那么一两盘香港电影来看。那时候四大天王还初出茅庐,在内地名声大噪,而成龙、周星驰的电影,在内地更受欢迎。
想起来那时候看了很多赌神之类的电影,还有红番区的打打杀杀。好像那就是自己童年印象中香港电影的样子:为了兄弟义薄云天,为爱人两肋插刀,繁华香江背后小街道的打打杀杀,金融之城步步高升光芒下的看不见随时崩溃的泡沫。那是印象中香港电影的样子,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样子。但其实也不尽然。
初中高中,也就是2000年前后,那时候有了互联网,有了层出不穷的娱乐节目,才慢慢接触到更多的香港老电影。知道了原来除了四大天王和成龙、星爷,还有王家卫这样的文艺范儿和陈可辛那种细腻的叙事者。
说起来,其实很晚才看《甜蜜蜜》和《双城故事》了,导演都是陈可辛,这两部电影也算的上我最爱的两部香港电影之一。最爱的是他那种把繁华都市下小人物的普通情感和缘分刻画得那么细腻。正如《甜蜜蜜》中两人最开始和最后的偶遇——一切都是那么的巧合却又与这大社会息息相关。
上一篇:小小陌生人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毅力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