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金庸的小说结局都不是十分圆满,单说这本《飞狐外传》,有情人不得眷属,三人阴阳隔、天涯隔,当然也是明显的悲剧。读完心里很不舒服,可是竟然给自己的书评起了这个名字——打起手鼓唱起歌,很欢快的样子,确实,该在大悲痛中寻觅出欣喜,绝处逢生透露着一分美感,我愿意寻找这份美,这样,想打起手鼓唱起歌,自然有来由,胡斐的成长,他的正义感,红花会的相聚不散,这些都让我很欣慰。刘瑜说“小集体是抵抗大集体的唯一途径”,对于这句话我深表赞同,从《书剑恩仇录》中延伸来的红花会是一个怀有宏伟目标的小集体,我很喜欢这个小集体,诚然他们在向梦想发起进攻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阻挠,直到最后也成功不了,但是他们并没有消沉,而是潜伏下来以期下一次进攻,他们生活的最高目标就是对抗清廷,这甚至是他们的一种信仰,这里透露出一种反抗精神,说不上什么,就是要反抗。比起历史上的正经推翻皇家的起义,他们很另类,最明显的是——他们基本没有军队,从《书剑恩仇录》中可以看出,他们推翻清廷的“幼稚”想法是策反乾隆,这是自上而下的起义,他们并不身居显位,这样成功的几率很小。所以若隐若现地,我感觉他们对于这个目的的实现并不十分看重,他们看重的是彼此间的情谊,是这种美好生存状态,他们更多的是将反清复明看成一种宗教性的东西,由此加深他们的情谊,抵抗外部用以粘合内部,不管怎样,我喜欢这个小集体。
刚刚说到这小说里的功夫不太玄,所以较宋明时期的江湖各大家自然不足挂齿,书中或多或少地也透露出这番意思,天下的武林门派基本都呈衰落之势,后继无人是一大痛,后继无人的原因要么是德行不佳,要么是资质平平,朝廷为对抗武林反清情绪,又挑起许多纷争,互相残杀更加重了这种趋势,同时又用官位财宝笼络了很多武士,人心不古,武林败落是必然趋势,直至今日,当然没什么武学大家了,只隐隐的江湖和不甚纯洁的少林寺武当山······在评价《书剑恩仇录》的时候,我胡乱给书中人物的武艺排了序,这种行为很多人不太认可,这本书中我想还是不要严格划分名次了,毕竟肯定比不上金庸取材于宋明时期的那些武人。只想简要就武功随便扯一扯,首先,胡斐自小就是单单靠家传胡家刀法自行练武,无人执教,或多或少会走些外路,只在特定十分承蒙赵半山和苗人凤的指点,虽有醍醐灌顶之状,可毕竟没有长期耳濡目染,所以我认为胡斐的功夫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当然,直至本书结束,胡斐的功夫应该还是比不上苗人凤的,虽然他们没有正面对抗过,同时,我认为陈家洛、无尘道长等人的功夫也在胡斐之上(这个金庸也没有言明,可是陈家洛曾淡定地同愤怒至极的胡斐对招基本持平就已能令读者分出伯仲,然后年迈的无尘道长和精干的胡斐对招丝毫不占下风,还能在斗完之后大败大内高手,当然彼时胡斐也斗了好几个高手,但对手能力却在无尘道长的对手之下),但贵在他是少年,日后或许能有不少长进。
书中没能对青年胡斐描绘一下外貌确实有点遗憾,他和程灵素、袁紫衣的故事我认为很有美感,书中描写的洞庭湖畔白马寺的胡斐寻找毒手药王那段我很喜欢。金庸旁敲侧入的写作手法也很高明,他总是在开头处大谈配角,再慢慢引入主要事迹。先简要概括一下本书的几件大事吧:
胡一刀意外死在苗人凤手中,二人情同手足,其实是奸人所使奸计。胡一刀之子胡斐在商家堡遇到一众武林好手(包括赵半山),崭露头角;几年间,游历大江南北,在广东佛山镇遇到恶霸凤天南欺死钟阿四一家,虽素不相识亦因此而将其视为仇人,屡次寻他报仇,却屡次被袁紫衣阻挠,辗转为救治苗人凤的眼睛与程灵素相识,两人义结金兰,程灵素虽深爱胡斐,却因胡斐心中有袁紫衣而黯然,他们一路向北,途遇马春花一行遭遇,插手管了“闲事”,最后到了北京,武林大会是本书的高潮,毕后,胡斐结交红花会,袁紫衣真身显现,终不能与胡斐偕老,程灵素为救胡斐盅毒而亡,从此阴阳天涯相隔。
虽然是由许多大事汇集而成,但其中很多细节也是相当精彩的。毫不掩饰我对程灵素的喜爱,她的细心、聪慧、识大体、善良、仁义等等品德汇集在一起极为惹人眼球。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胡斐和袁紫衣不能在一起是因为袁紫衣的执念,她不还俗,终究要离去,虽然心中痛苦万分,胡斐和程灵素不在一起是因为胡斐心中深爱袁紫衣,程灵素仅仅是一厢情愿,这种关系仅仅能用事迹加以映射,显然不易揪出来细加斟酌。
上一篇:《英芝芬芳華蓉》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写碑之心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