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的最后岁月读后感10篇(4)

  政治本身包容万千,当然也存在藏污纳垢之嫌,纵观历史,多数人难于保全自己,而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成千上万人成为了悲剧的牺牲品。刘少奇、王光美以及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人员都经历了那个时代的折磨,其中的很少数人存活了下来。牺牲的大多数人,都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枪林弹雨中侥幸逃生的奇迹,而在那个所谓的和平年代死于“文斗”,对于国家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剧。而对于后来人而言,除了缅怀冤屈的干部、从历史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重新凝聚我们的信仰,集聚信仰的力量重新出发,文化大革命之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逐步走向发展之路,虽然个中也有曲折和不平,但发展和改革一直在持续着,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前进的动力,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对文化大革命的一种反思,对像刘少奇等同志的一种慰藉:只要坚持信仰,只要执着奉献,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有前途和希望。

  《刘少奇的最后岁月》读后感(九):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斗争的双方,从来没有人敢像洪七公在华山之巅对裘千仞那么自信而又霸道的说:“我是清白的。”战争,不管是武斗还是文斗还是智斗,从来都是沾染了无数人的鲜血,而这鲜血之中自然也会有自己的,没有清白,没有卑鄙,只有失败与胜利。成王败寇,从来都是一段历史后的标签。所以不管文革、四人帮粉碎与否,拨乱反正与否,都会是失败者的意料之外,胜利者的情理之中。

  高中尚未分文理时,一个励志学文的男生在一次历史的开放课中,便做了一套精美的PPT,内容是讲刘少奇为什么是个好的主席。虽然当时的我还没有像现在对于历史的**面那么有个模糊的脉络,但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促成了我最终没有选择文科的原因。那时,我还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有些反感这种论调,现在恐怕清楚了。你说他好,是因为他后来被“愿望”;你说太祖坏,是因为后来他“冤枉”了人。

  你看《刘少奇的最后岁月》时,你会不会为了他这几年的遭遇悲愤?我会悲哀,却没有愤怒。并不是因为我心中没有是非正义,而是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而我的悲哀并不是因为刘少奇的遭遇,而是现在人在提到刘少奇时,想到的都是他的冤,他的凄凉。仿佛他那70多岁的人生,只有最后几年是精彩的,值得人们关注的,然后被反复的提炼出来,供人欣赏。

  我们大可不必用悲悯之心去同情这个“伟人之后的主席”,因为他不需要同情,因为,这一条路是他自己选择的,他也应该有所预见最好的与最坏的结局,想到意料之外的失败与情理之中的胜利。唯一没有定性的是,什么时间,怎样发生。大起大落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受得了的。

  实在觉得《刘少奇冤案始末》与《刘少奇的最后岁月》可以合一而作,尤其是对于我这种读者来说,若是只单看一本,或许还会有些理性去思考与辩驳,然后小心的接受,而两本一气呵成后,却觉得看两书有些内容上重复,感情上做作矫情了。

  但是,不得不佩服的是。历史评论总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形式展示在你的面前,在少数客观与大多数主观的相互博弈之下,以一种极不平衡却又和谐的状态下,主导的大多数人。需要救赎的人并不是作者,更不是读者,而是已经在历史之中的人,但是因为死亡的阴云,所谓救赎恐怕有些苍白无力,而这一次也不过是说说而已——就好像跪在岳飞墓前的秦侩雕像一样,只是某些后人为了填补良心的空虚强烈的YY而已。

  《刘少奇的最后岁月》读后感(十):《刘少奇最后岁月》最终的惋惜

  虽然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那场四人帮的浩劫,但是我并非不知道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段历史。虽然历史已经过,但是那时所造成了的损失,那时所作下的作孽,那时所遭受迫害的人们依然是中国永远不得不说的伤痛。而在这其中的刘少奇同志,无疑是其中的最为值得纪念的人物。他曾经是那么一个伟大的领袖,但是他取在那场浩劫之下含冤而亡。对于他,我们怀着崇敬的心理;对于他,我们有着惋惜的心境。那么,这样的一个伟人又是怎样在当时的那段历史中度过他的余生的呢?

  作为一本历史类的书籍《刘少奇最后岁月》,便是今日的人们在缅怀这位伟人的同时,更是怀着一颗伤痛的心去记录伟人最后的人生。如果中国没有四人帮历史事件的发生,相信刘少奇必定会带领着中国百姓实施大有作为的举措。然而,一切的一切皆因为这样的迫害让让他事业的戛然而止。相反地,带给他的更是屈辱和叹息。

上一篇:帝国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洗脑术》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