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使得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我拥有绝对的优势。此时我的生活就是一张白纸,随便我爱怎么描摹都行。没有谁在给我很大压力,他们都很善意地只是希望我过得好。但我却毫无建树,毫无特色,一如既往地平庸。在平庸中阵亡。我真该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我不要这样下去了。真的会在平庸中阵亡的。
我在想我怎么能把生活搞成这个样子。我居然没有集体生活,这在他们看来应该是无法想象的吧。张罗集体免费餐,出去郊游,聚会,组织技术交流,建网站。他可以把生活安排地如此丰富。相对比我的生活如此苍白,我真觉得自己浪费自己的人生了。我要改变,必须改变。确定自己的人生风格,活出不一样的风景。
《一年不花钱》读后感(七):钱只是一种做事情的方法
“传说犹大为了30件银器背叛了耶稣,最后他在一棵接骨木树上上吊自杀了。”
曾经,人类的社会没有货币,没有金银,我们生活。
现在,我们的社会无处不谈货币、无处不谈金银,我们的生活,跟那个没有货币、没有金银的时代差别在哪里?
明明钱只是我们要购物、消费的一种中间等价物,为什么我们把自己的生活变得围绕者它来打转了?
马克·博伊尔的《一年不花钱》,并不是单纯的指斥金钱时代的这些社会弊病,更多的是在讲环保的问题。我很认可文中的一点:贯穿所有全球性环保问题的主线是我们与我们所消耗掉的东西之间没有很亲密的联系。而这一点其实从古到今我们都并不是不知道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嘛,中国有哪一个小孩不会念这一首诗,但是到今时今日这首郎朗上口的诗词的含义,还有多少人会认真体会?
但是,正如马克·博伊尔在体会了一年的无货币生活之后,虽然深刻了他对环保、货币的体会,最终他还要选择回到货币社会,通过在货币社会的努力,建造他的无货币社区。是的,生活到处都充满了这种让人左右为难的困境,我们所能做的,只是选择我们所能选择的最好的做法,认真做好它。
《一年不花钱》读后感(八):挣脱金钱的束缚
这本书的作者以他的实践深深的触动了我,改变只是多少的问题。绝对是我2012年好书榜上的书籍。他不是厌恶金钱,只是在反思,在人们对金钱的追求和对金钱永不满足的欲望中,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隔断了我们和我们所消耗掉的东西之间亲密的联系。
一年不花钱意味着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都变得难以企及和举步维艰。意味着我们不能打开自来水龙头就有花花流水,打开电灯开关就有光明,打开煤气灶就有火可以烹饪,打开冰箱就有食物,打开笔盖就可以写字。。。。。。小到牙膏都需要自制当然更重要的是健康,因为你不能生病。
亦如他所强调的,当只是出于使别人的生活更愉快,而没有其他目的免费给与的时候,这种行为会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一种友谊,最后会形成一个更有活力的社会。这是他做这件事情的原因之一,还有个原因,是他厌倦了目睹每天都在发生的生态破会,厌倦了自己在生态破坏中起的一小部分作用。
作者写的很真实,包含了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心路历程,遇到的尴尬,痛苦,怀疑,以及后来的快乐与趣味。让你忍不住的想看看他怎样走过寒冷的冬天,走进春天,以及乐不思蜀的夏天,秋天。当一年结束的时,他又如何免费的办了一场3500人的大party。在一切嘎然而止的时,他又作何选择。值得一看!
《一年不花钱》读后感(九):我很害怕这种风潮
我赞同作者关于浪费、环保的观念,但作者的行为真让人害怕。
钱,或者是“一般等价物”确实不是“自然创造”的,但它又确实的“自然创造”的——它并不是某个人发明的,也不是某个民族独有,而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的。只因为钱不是自然界出产的否定它实在是太过荒谬。
钱,或者是“一般等价物”的最主要意义不是“欲望”,而是“自由”,自由的买卖,在你需要的时候。作者从一开始就对钱的认识又本质的错误,所以会产生本书里天真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
作者否定钱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让我害怕,作者开始过这所谓一年的生活则让我恐惧:他希望并且很高兴自己学到了很多生存技能,认为现在的人都不知道这些很不应该——为什么!为什么人类发展了几千年,现在却开始希望自己只是“生存”并且把“生存”当做“生活”?每天或在每隔几天就得为食物烦恼(当然在作者看来这是乐趣)、不能每天洗澡、不能想见朋友就见朋友……这样的生活到底有趣在哪?而这还是作者一个人实验时遇到的困难——你能想象中国的一个城市实行作者的梦想的结果吗?由社会分工提高的生产效率将骤降,以前超市里随便买东西都将立刻变成紧缺物品。“免费分享网站”?见鬼去吧,你将看见的是战争而不是分享。
上一篇:白夜森林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走过婚姻》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